網(wǎng)站性能檢測評分
注:本網(wǎng)站頁面html檢測工具掃描網(wǎng)站中存在的基本問題,僅供參考。
未來人類最貴
世界三大最隱秘巨大寶藏,金銀財寶的實際價值難以統(tǒng)計 營銷視頻課程
感謝大家閱讀小編的文章,喜歡的話加個關注哦!小編會持續(xù)更新大家喜歡的內容,希望大家支持小編哦!么么噠~
世界三大最隱秘巨大寶藏 圖坦卡蒙陵墓上榜。分散于世界各地的古老文明,在幾千年的歷史中給我們留下了無數(shù)財富,這些財富并不單指文化層面,還有無數(shù)的金銀財寶。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圖坦卡蒙的陵墓,一起來看看,這些隱秘世界各處的三寶藏吧。
世界十大寶藏的第一位:圖特卡蒙陵墓
圖特卡蒙是3300多年前的一個年輕埃及法老,他曾在金雕御座上管理著龐大帝國。他的統(tǒng)治是短暫的,在18歲時突然死去。在埃及漫長的法老時代中,圖特卡蒙因為在位時間短而名不見經傳,他的猝死也使得他沒有事先修建的豪華金字塔陵墓。正因為不起眼,其陵墓在很長時間里始終沒有被發(fā)現(xiàn)。
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熟讀古埃及歷史,發(fā)現(xiàn)圖特卡蒙陵墓是他畢生的夢想。1903年起,他就帶領助手在帝王谷的每一寸土地上搜索,1922年11月5日,在19年的努力后,他終于找到了圖特卡蒙陵墓入口。它竟然位于另一個著名的法老拉美西斯六世的陵墓下面,開鑿于巖石內。
這是3300年來惟一一個完好無缺的法老陵墓,也是埃及最豪華的陵寢,更是埃及考古史乃至世界考古史上最偉大的發(fā)現(xiàn)??ㄌ刂耙詾檫@個年輕法老的墓葬品會比較簡單,誰知之后長達3年時間的挖掘向全世界證實了這種預想的愚蠢??ㄌ卣f過,圖特卡蒙一生惟一出色的成績就是他死了并且被埋葬了,這話是有道理的。因為其陵墓的發(fā)現(xiàn)成為古代文明對現(xiàn)代人類最徹底的一次震撼和嘲笑。那個成為埃及文明象征的純金面具,那個純金制成的棺材,那個由純金雕制鑲滿寶石的王位,那些鋪滿墓室墻壁的純金浮雕,那具完整無缺的木乃伊……所有一切都讓人類驚嘆,3300年前埃及人的工藝技巧和現(xiàn)在的我們到底有什么不同?
圖特卡蒙陵墓的發(fā)現(xiàn)是世界考古工作成功的頂峰,也是考古史的重要轉折點。所有出土文物超過10000件,每件都是無價之寶??ㄌ鼗ㄙM3年的時間把它們全部運出墓室,當時挖掘人員從墓的出口抬出女神哈托爾牛頭靈床的鏡頭已經成為考古史上無法超越的經典;埃及政府又花費了整整10年的時間把它們運到開羅,開羅博物館之前的所有藏品都因之黯然失色;而徹底研究它們可能需要未來人類全部的時間。
文物無可比擬的歷史價值和所蘊涵的謎團使圖特卡蒙陵墓排在世界十大寶藏的第一位.
世界十大寶藏的第二位:英國王室珠寶
大約在1600年前,地球上崛起了一個強大的王族,這就是英國王室。英國王室是現(xiàn)存最古老的王族,而每代君主的加冕儀式都嚴格奉行完全一樣的傳統(tǒng),這使得英國王室的加冕典禮成為現(xiàn)存的、依然舉行的最古老的儀式。在加冕儀式上,國王或者女王頭戴的王冠和手持的權仗都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
為了使王冠和權仗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權力象征,歷代王室想盡辦法收集鉆石和珠寶,認為稀世的鉆石最能體現(xiàn)王室尊貴。長達幾個世紀收集鉆石的歷程逐漸形成世界上最有名的家族珍寶。早期那些偉大英王和王后佩帶過的王冠已經找不到了。國王及其親屬為了發(fā)動戰(zhàn)爭、重建毀于大火的王宮和舉辦王室婚禮,不得不賣掉了許多珍寶。在中世紀,國王通常在作戰(zhàn)時帶上御寶,因為他們不信任留在宮中的皇親國戚。1648年英國爆發(fā)的反王權運動對英國王室沖擊極大,很多珍貴王冠和權仗流失了。1660年英王室復辟以后,開始大規(guī)模的重新制作王冠和權杖的工程,從那時到現(xiàn)在,很多稀世珍品都被保存了下來。隨著王室的發(fā)展,從18世紀開始,英王室有了專用的珠寶工匠,他們用非凡的技藝制作出最精美的首飾。
隨著勢力的不斷擴張,英國成為世界最強大的殖民帝國。其中殖民地印度和南非都以出產鉆石以及珍稀寶石聞名,這兩地向英王室供應了無數(shù)一流鉆石。而一些弱小的國家也愿意把本國最珍貴的珠寶獻給英國,大多懷著破財免災的想法。
王室成員都根深蒂固地習慣于把珠寶換來換去。本以為鑲嵌在愛德華國王十一世入棺時所戴戒指上的一枚藍寶石,如今卻閃耀在“帝國之冠”上,這頂王冠上還鑲有兩串珍珠,據(jù)報道,那正是蘇格蘭女王瑪麗1587年被斬首時戴的項鏈。19世紀的君主維多利亞女王尤其熱衷于收藏珠寶,從帝國各地搜羅來的奇珍異寶令她陶醉不已。她的珍品中包括一枚拇指大小的印度鉆石,名叫“光明之山”,是現(xiàn)今發(fā)現(xiàn)的最古老的鉆石,于1304年發(fā)現(xiàn)于印度,原重191克拉,后來維多利亞女王嫌它光澤度不好要再加工,它被磨得只剩108.93克拉。正是這枚被鑲嵌在女王王冠上的鉆石激發(fā)了威爾基·科林斯的靈感,寫出《月亮寶石》這部經典作品。
然而,在有史以來最大的鉆石“非洲之星”面前,“光明之山”也相形見絀。1905年南非發(fā)現(xiàn)了重達3106克拉的鉆石原礦,新開通的跨大西洋電纜將消息迅速傳遍全球,當時寶石界行家就估計原礦的價值高達75億美元。由于南非當時是英國的殖民地,大家一致認為應把它運往倫敦,獻給愛德華七世國王。這件舉世無雙的珍品引起世界各地珠寶大盜想入非非,有關人員花了幾個月時間考慮如何保障運輸安全。最后,倫敦警察廳決定,最佳原則是“越簡單越安全”。大如茄子的鉆石被裝進一個沒有任何標識的包裹郵寄出去,一個月后出現(xiàn)在白金漢宮的皇家郵袋里。1908年2月10日,這顆巨鉆被劈成幾大塊后加工。加工出來的成品鉆總量為1063.65克拉,全部歸英王室所有。最大的一顆鉆石取名為“庫里南1號”,也被稱做“非洲之星”,重530.02克拉。第二大的被命名為“庫里南2號”,重317.4克拉?,F(xiàn)在雞蛋大小的“非洲之星”被鑲嵌在英王的權仗頂端,權杖上還有2444顆鉆石。鴿子蛋大小的“庫里南2號”被鑲嵌在英王室最重要的王冠“帝國王冠”上。
人類開采利用鉆石的歷史已近幾千年,但大于20克拉的鉆石就極為罕見,而大于100克拉的鉆石更被視為國寶。但是這樣國寶級的鉆石在英王室的收藏中就有好幾顆。
現(xiàn)在王室已不再盲目追求將最大的鉆石全部集中在王冠上。要知道威廉四世國王1830年加冕時就鬧出笑話而未能盡興。這位喜愛奢華的君主堅持把所有鉆石和寶石鑲嵌到王冠上。結果王冠太沉,國王的脖子一陣劇痛,不得不中斷加冕典禮,隨后拔掉一顆臼齒。
英王室擁有22599件寶石和寶器,但實際價值難以統(tǒng)計。
英王室珠寶因其代表著最古老王室的尊貴和傳統(tǒng)排在世界十大寶藏的第二位。
世界十大寶藏的第三位、阿托卡夫人號沉船
西班牙對殖民財富的掠奪采用了最野蠻的方式,當時南美洲被證實富含金銀礦和其他稀有資源,于是西班牙殖民者在新大陸惟一的工作就是開采和經營礦山。一船又一船的金銀財寶成為殖民掠奪的罪證。
西班牙的運金船最害怕海盜和颶風,為了對付海盜,每支船隊都配備有裝備了大炮、船身堅固的“護衛(wèi)船”,阿托卡夫人號就是這樣一艘護衛(wèi)船。1622年8月,阿托卡夫人號所在的,由29艘船組成的船隊載滿財寶從南美返回西班牙。由于是護衛(wèi)船,大家把最貴重、最多的財寶放在阿托卡夫人號上,遺憾的是阿托卡夫人號的大炮對颶風沒有什么威懾力。當船隊航行到哈瓦那和古巴之間海域時,颶風席卷了船隊中落在最后的5艘船。阿托卡夫人號由于載重太大,航行速度最慢,成為首當其沖的襲擊目標。船很快沉到深17米的海底。其他船只上的水手馬上跳下水,希望搶救出一些財寶,但是就在他們找到殘骸,準備打撈金條時,又一場更具威力的颶風襲來,所有水下的人都在颶風中喪生。
梅爾·費雪給自己的定義是尋寶人。1955年他成立了一個名叫“拯救財寶”的公司,專門在南加州一帶的海域尋找西班牙沉船。20年的打撈生涯里,費雪先后打撈起6條赫赫有名的西班牙沉船,成為圈中名人,也賺了大把鈔票。不知不覺,費雪到了該退休的年齡,不過他不愿意離開打撈船,因為他曾發(fā)誓一定要找到傳說中有著最多財寶的阿托卡夫人號。于是全家人為這個理想放棄了公司的正常運轉,費雪的妻子、兒子和女兒陪著父親一起下水,在海底尋找夢想。他們的搜尋一絲不茍,只要看到不是石頭的東西都要用金屬探測器探測。1985年7月20日,費雪和家人找到了阿托卡夫人號和上面數(shù)以噸計的黃金,不過這種喜悅卻被30年的艱難磨得平淡。費雪認為上帝一定會讓他找到阿托卡夫人號,只不過一直考驗他的耐心而已。
這個號稱海底最大寶藏的沉船上有40噸財寶,其中黃金就有將近8噸,寶石也有500公斤,所有財寶的價值約為4億美元。費雪尋找阿托卡夫人號的故事在美國成了中國“鐵杵磨成針”的故事,“尋找阿托卡”竟然也成了常用短語,意思是堅持夢想,必會成功。
阿托卡夫人號上的寶藏完全是以量取勝,以噸計的黃金和一個家庭30年的流年使它排在世界十大寶藏的第三位.
世界三大最隱秘巨大寶藏,金銀財寶的實際價值難以統(tǒng)計 營銷視頻課程
感謝大家閱讀小編的文章,喜歡的話加個關注哦!小編會持續(xù)更新大家喜歡的內容,希望大家支持小編哦!么么噠~
世界三大最隱秘巨大寶藏 圖坦卡蒙陵墓上榜。分散于世界各地的古老文明,在幾千年的歷史中給我們留下了無數(shù)財富,這些財富并不單指文化層面,還有無數(shù)的金銀財寶。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圖坦卡蒙的陵墓,一起來看看,這些隱秘世界各處的三寶藏吧。
世界十大寶藏的第一位:圖特卡蒙陵墓
圖特卡蒙是3300多年前的一個年輕埃及法老,他曾在金雕御座上管理著龐大帝國。他的統(tǒng)治是短暫的,在18歲時突然死去。在埃及漫長的法老時代中,圖特卡蒙因為在位時間短而名不見經傳,他的猝死也使得他沒有事先修建的豪華金字塔陵墓。正因為不起眼,其陵墓在很長時間里始終沒有被發(fā)現(xiàn)。
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熟讀古埃及歷史,發(fā)現(xiàn)圖特卡蒙陵墓是他畢生的夢想。1903年起,他就帶領助手在帝王谷的每一寸土地上搜索,1922年11月5日,在19年的努力后,他終于找到了圖特卡蒙陵墓入口。它竟然位于另一個著名的法老拉美西斯六世的陵墓下面,開鑿于巖石內。
這是3300年來惟一一個完好無缺的法老陵墓,也是埃及最豪華的陵寢,更是埃及考古史乃至世界考古史上最偉大的發(fā)現(xiàn)??ㄌ刂耙詾檫@個年輕法老的墓葬品會比較簡單,誰知之后長達3年時間的挖掘向全世界證實了這種預想的愚蠢。卡特說過,圖特卡蒙一生惟一出色的成績就是他死了并且被埋葬了,這話是有道理的。因為其陵墓的發(fā)現(xiàn)成為古代文明對現(xiàn)代人類最徹底的一次震撼和嘲笑。那個成為埃及文明象征的純金面具,那個純金制成的棺材,那個由純金雕制鑲滿寶石的王位,那些鋪滿墓室墻壁的純金浮雕,那具完整無缺的木乃伊……所有一切都讓人類驚嘆,3300年前埃及人的工藝技巧和現(xiàn)在的我們到底有什么不同?
圖特卡蒙陵墓的發(fā)現(xiàn)是世界考古工作成功的頂峰,也是考古史的重要轉折點。所有出土文物超過10000件,每件都是無價之寶??ㄌ鼗ㄙM3年的時間把它們全部運出墓室,當時挖掘人員從墓的出口抬出女神哈托爾牛頭靈床的鏡頭已經成為考古史上無法超越的經典;埃及政府又花費了整整10年的時間把它們運到開羅,開羅博物館之前的所有藏品都因之黯然失色;而徹底研究它們可能需要未來人類全部的時間。
文物無可比擬的歷史價值和所蘊涵的謎團使圖特卡蒙陵墓排在世界十大寶藏的第一位.
世界十大寶藏的第二位:英國王室珠寶
大約在1600年前,地球上崛起了一個強大的王族,這就是英國王室。英國王室是現(xiàn)存最古老的王族,而每代君主的加冕儀式都嚴格奉行完全一樣的傳統(tǒng),這使得英國王室的加冕典禮成為現(xiàn)存的、依然舉行的最古老的儀式。在加冕儀式上,國王或者女王頭戴的王冠和手持的權仗都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
為了使王冠和權仗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權力象征,歷代王室想盡辦法收集鉆石和珠寶,認為稀世的鉆石最能體現(xiàn)王室尊貴。長達幾個世紀收集鉆石的歷程逐漸形成世界上最有名的家族珍寶。早期那些偉大英王和王后佩帶過的王冠已經找不到了。國王及其親屬為了發(fā)動戰(zhàn)爭、重建毀于大火的王宮和舉辦王室婚禮,不得不賣掉了許多珍寶。在中世紀,國王通常在作戰(zhàn)時帶上御寶,因為他們不信任留在宮中的皇親國戚。1648年英國爆發(fā)的反王權運動對英國王室沖擊極大,很多珍貴王冠和權仗流失了。1660年英王室復辟以后,開始大規(guī)模的重新制作王冠和權杖的工程,從那時到現(xiàn)在,很多稀世珍品都被保存了下來。隨著王室的發(fā)展,從18世紀開始,英王室有了專用的珠寶工匠,他們用非凡的技藝制作出最精美的首飾。
隨著勢力的不斷擴張,英國成為世界最強大的殖民帝國。其中殖民地印度和南非都以出產鉆石以及珍稀寶石聞名,這兩地向英王室供應了無數(shù)一流鉆石。而一些弱小的國家也愿意把本國最珍貴的珠寶獻給英國,大多懷著破財免災的想法。
王室成員都根深蒂固地習慣于把珠寶換來換去。本以為鑲嵌在愛德華國王十一世入棺時所戴戒指上的一枚藍寶石,如今卻閃耀在“帝國之冠”上,這頂王冠上還鑲有兩串珍珠,據(jù)報道,那正是蘇格蘭女王瑪麗1587年被斬首時戴的項鏈。19世紀的君主維多利亞女王尤其熱衷于收藏珠寶,從帝國各地搜羅來的奇珍異寶令她陶醉不已。她的珍品中包括一枚拇指大小的印度鉆石,名叫“光明之山”,是現(xiàn)今發(fā)現(xiàn)的最古老的鉆石,于1304年發(fā)現(xiàn)于印度,原重191克拉,后來維多利亞女王嫌它光澤度不好要再加工,它被磨得只剩108.93克拉。正是這枚被鑲嵌在女王王冠上的鉆石激發(fā)了威爾基·科林斯的靈感,寫出《月亮寶石》這部經典作品。
然而,在有史以來最大的鉆石“非洲之星”面前,“光明之山”也相形見絀。1905年南非發(fā)現(xiàn)了重達3106克拉的鉆石原礦,新開通的跨大西洋電纜將消息迅速傳遍全球,當時寶石界行家就估計原礦的價值高達75億美元。由于南非當時是英國的殖民地,大家一致認為應把它運往倫敦,獻給愛德華七世國王。這件舉世無雙的珍品引起世界各地珠寶大盜想入非非,有關人員花了幾個月時間考慮如何保障運輸安全。最后,倫敦警察廳決定,最佳原則是“越簡單越安全”。大如茄子的鉆石被裝進一個沒有任何標識的包裹郵寄出去,一個月后出現(xiàn)在白金漢宮的皇家郵袋里。1908年2月10日,這顆巨鉆被劈成幾大塊后加工。加工出來的成品鉆總量為1063.65克拉,全部歸英王室所有。最大的一顆鉆石取名為“庫里南1號”,也被稱做“非洲之星”,重530.02克拉。第二大的被命名為“庫里南2號”,重317.4克拉。現(xiàn)在雞蛋大小的“非洲之星”被鑲嵌在英王的權仗頂端,權杖上還有2444顆鉆石。鴿子蛋大小的“庫里南2號”被鑲嵌在英王室最重要的王冠“帝國王冠”上。
人類開采利用鉆石的歷史已近幾千年,但大于20克拉的鉆石就極為罕見,而大于100克拉的鉆石更被視為國寶。但是這樣國寶級的鉆石在英王室的收藏中就有好幾顆。
現(xiàn)在王室已不再盲目追求將最大的鉆石全部集中在王冠上。要知道威廉四世國王1830年加冕時就鬧出笑話而未能盡興。這位喜愛奢華的君主堅持把所有鉆石和寶石鑲嵌到王冠上。結果王冠太沉,國王的脖子一陣劇痛,不得不中斷加冕典禮,隨后拔掉一顆臼齒。
英王室擁有22599件寶石和寶器,但實際價值難以統(tǒng)計。
英王室珠寶因其代表著最古老王室的尊貴和傳統(tǒng)排在世界十大寶藏的第二位。
世界十大寶藏的第三位、阿托卡夫人號沉船
西班牙對殖民財富的掠奪采用了最野蠻的方式,當時南美洲被證實富含金銀礦和其他稀有資源,于是西班牙殖民者在新大陸惟一的工作就是開采和經營礦山。一船又一船的金銀財寶成為殖民掠奪的罪證。
西班牙的運金船最害怕海盜和颶風,為了對付海盜,每支船隊都配備有裝備了大炮、船身堅固的“護衛(wèi)船”,阿托卡夫人號就是這樣一艘護衛(wèi)船。1622年8月,阿托卡夫人號所在的,由29艘船組成的船隊載滿財寶從南美返回西班牙。由于是護衛(wèi)船,大家把最貴重、最多的財寶放在阿托卡夫人號上,遺憾的是阿托卡夫人號的大炮對颶風沒有什么威懾力。當船隊航行到哈瓦那和古巴之間海域時,颶風席卷了船隊中落在最后的5艘船。阿托卡夫人號由于載重太大,航行速度最慢,成為首當其沖的襲擊目標。船很快沉到深17米的海底。其他船只上的水手馬上跳下水,希望搶救出一些財寶,但是就在他們找到殘骸,準備打撈金條時,又一場更具威力的颶風襲來,所有水下的人都在颶風中喪生。
梅爾·費雪給自己的定義是尋寶人。1955年他成立了一個名叫“拯救財寶”的公司,專門在南加州一帶的海域尋找西班牙沉船。20年的打撈生涯里,費雪先后打撈起6條赫赫有名的西班牙沉船,成為圈中名人,也賺了大把鈔票。不知不覺,費雪到了該退休的年齡,不過他不愿意離開打撈船,因為他曾發(fā)誓一定要找到傳說中有著最多財寶的阿托卡夫人號。于是全家人為這個理想放棄了公司的正常運轉,費雪的妻子、兒子和女兒陪著父親一起下水,在海底尋找夢想。他們的搜尋一絲不茍,只要看到不是石頭的東西都要用金屬探測器探測。1985年7月20日,費雪和家人找到了阿托卡夫人號和上面數(shù)以噸計的黃金,不過這種喜悅卻被30年的艱難磨得平淡。費雪認為上帝一定會讓他找到阿托卡夫人號,只不過一直考驗他的耐心而已。
這個號稱海底最大寶藏的沉船上有40噸財寶,其中黃金就有將近8噸,寶石也有500公斤,所有財寶的價值約為4億美元。費雪尋找阿托卡夫人號的故事在美國成了中國“鐵杵磨成針”的故事,“尋找阿托卡”竟然也成了常用短語,意思是堅持夢想,必會成功。
阿托卡夫人號上的寶藏完全是以量取勝,以噸計的黃金和一個家庭30年的流年使它排在世界十大寶藏的第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