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性能檢測評分
注:本網站頁面html檢測工具掃描網站中存在的基本問題,僅供參考。
咸陽至成都
國慶將至,大西安四通八達交通圈帶你感受古都魅力! 公司視頻課程
西安千年歷史璀璨的文化
吸引著無數的中外游客
每逢節(jié)日四面八方的人涌向西安
感受著十三朝古都的魅力
就在剛剛結束的中秋小長假期間,西安市共接待游客485.36萬人次。
據攜程發(fā)布的《2018年中秋旅游大數據報告》顯示,西安位居“最受游客歡迎的十大國內旅游城市”第三名。
在長假期間,僅高鐵就約發(fā)送旅客67.8萬人次,較去年同期相比增長97.6%。其中西安至成都方向日均發(fā)送高鐵客流4.5萬人,上座率達到99%以上。因此,今年的中秋小長假西安高鐵客流創(chuàng)歷年中秋之最。
接下來的十一國慶,西安的火爆可想而知!“空、鐵、公”等各大交通領域一定還會刷新歷史記錄!
那么,西安四通八達的交通圈到底有多牛!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空中絲路”綜合交通樞紐日趨完善
目前,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運營的航空公司達到64家,駐場運力115架,通航點198個,日均超過10班以上的快線21條。先后開通了赫爾辛基、巴黎、羅馬、莫斯科、悉尼、墨爾本、阿斯旺、布拉格等多條重要洲際客運航線以及首爾、阿姆斯特丹、芝加哥、哈恩等全貨運航線,通達23個國家的46個城市,其中包括1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26個城市。
如今,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已成為西北地區(qū)最大的空中綜合交通樞紐,旅客吞吐量全國排名第八位。初步形成了向西開放、絲路貫通、美澳直達、五洲連通的國際航線網絡,并將陜西對外開放的窗口推進至中東歐、非洲和南亞地區(qū),實現了國際航線“跨越五大洲、聯接中東歐”。
未來,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將布局5條跑道,建設南主北輔兩個航站區(qū)、東西2個航站樓群,機位數達到370個,航站樓總面積達到150萬平方米。到2020年,機場運輸起降將達到38萬架次,旅客吞吐量5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0萬噸。到2045年,機場旅客吞吐量將接近1億人次。
“高鐵一日生活圈”初步形成
西安鐵路樞紐是全國鐵路六大樞紐之一,西安北客站為亞洲最大火車站,將建成全國“米”字型高鐵樞紐網,以西安為中心到主要省會城市的“高鐵一日生活圈”初步形成。
從西安出發(fā)乘坐高鐵,可到達鄭州、石家莊、北京、武漢、長沙、廣州、深圳、南昌、南京、上海、太原、蘭州、西寧、成都、重慶、貴陽等地。以西安為中心,10分鐘到咸陽,20分鐘到渭南,30分鐘到華山、楊凌,1小時到寶雞、漢中的“省內交通圈”和2小時到鄭州,3小時到太原、成都,4小時到武漢、西寧,5小時到北京,6小時到長沙,7小時到貴陽,8小時到廣州的“省際交通圈”已經形成。
目前,西安正在加快構建“四縱四橫”的對外運輸大通道,推進銀川—西安、西安—十堰、西安—重慶等高速鐵路及蘭州(定西)—平涼—慶陽—黃陵鐵路建設。重點推進西安北—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西安—韓城等城際鐵路建設。
到2020年,大西安區(qū)域內鐵路總規(guī)模將達到709公里,其中高速鐵路里程達到223公里。基本形成以西安為中心的“米字型”高速鐵路網和覆蓋關中20萬人口以上城鎮(zhèn)、“輻射+環(huán)”狀城際鐵路網,建成“四主一輔”的鐵路客運樞紐,形成聯通亞歐的西部橋頭堡和國家向西開放的鐵路門戶。在大西安范圍內形成以高鐵、城鐵、普鐵及相關聯絡線構成的“目”字形鐵路客運環(huán)線。
構建“二環(huán)十二輻射”國家高速公路網絡格局
西安公路樞紐是全國公路六大樞紐之一,基本形成“米”字型高速公路網和“一環(huán)十二輻射”為主骨架的公路網,具備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的客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匯聚地的基礎和優(yōu)勢。到2020年,西安將初步形成以綜合運輸樞紐為核心,綜合交通網絡為支撐,便捷通暢、高效安全的現代立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目前,西安正致力于構建“二環(huán)十二輻射”國家高速公路樞紐。到2020年,大西安高速公路里程將達到747.2公里(含西咸新區(qū)),高速公路網密度達到6.95公里/百平方公里,形成覆蓋全域、暢接全省、輻射全國的高速公路網絡格局。同時,還將加快市域快速路體系的形成,新改建普通國省干線329公里,建設主城區(qū)連通副中心城市和西咸新區(qū)的快速路194公里,建成重要農村公路298公里。
城市公共交通建設趨于完善
公交、出租、地鐵,這些城市的基礎性設施,和千千萬萬市民出行密不可分。
今年以來,西安市積極推動落實城市公交優(yōu)先發(fā)展戰(zhàn)略,目前西安市共有公交車輛近8000輛。自2016年以來,先后采購了3000輛比亞迪、300輛吉利和300輛開沃純電動公交車,進一步提升西安公交車輛品質,實現了車輛尾氣零排放、零污染、實現了綠色環(huán)保出行,推進了公交車輛結構調整和節(jié)能減排。
同時,西安市出租汽車行業(yè)深入開展“打造五星級金牌服務,創(chuàng)建西安出租品牌”專項活動。從出租企業(yè)、營運車輛和駕駛員三個層面梳理出“18條鐵規(guī)”;建立評價監(jiān)督機制。
在地鐵建設方面,目前西安已有3條地鐵線路在運營,四號線預計將于2018年底通車試運營。其余在建的線路有地鐵五號線一期工程、六號線一期二期工程、一號線二期、地鐵臨潼線(九號線)一期工程等。預計到2021年,西安將形成7條運營線路、總長243.2公里的軌道交通網絡。
了解了大西安四通八達的交通圈,大家最關注的十一出行實用信息來了!由于這個國慶期間繼續(xù)實行“節(jié)假日期間免收小型客車通行費” 的政策,所以自駕游的游客占了絕大多數,那么,如何避免擁堵,讓大家在西安愉快的游玩,請關注以下信息:
預計十一出行高峰時段
9月30日17時至20時,主要以返鄉(xiāng)、出游小型客車為主,預計城市周邊車流量大,會出現短時交通擁堵。
10月1日至6日,路面車流量呈現潮汐式特點,每天上午8時至11時,車輛主要前往各旅游景點,下午16時至21時返回城區(qū),屆時路面車流量將會急劇上升。通往我省重點熱門景區(qū)如:兵馬俑、華清池、翠華山、袁家村、太白山、華山、富平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壺口瀑布等景區(qū)的高速公路收費站出入口車流量大。
據往年車流量統(tǒng)計,10月1日9時至11時左右,道路流量將達到峰值。車輛通行以日間為主,夜間車流量逐步回落。預計西安、咸陽周邊高速公路流量較大,由于交通事故和施工占道等因素影響易發(fā)生交通擁堵。
10月7日14時至21時,高速公路主要為收假前小型客車返程車流為主,流量將會猛增,主要集中在西安、咸陽、寶雞、渭南等城市周邊高速公路。
景點道路交通特點
根據往年西安市國慶節(jié)期間交通保障形勢、特點及受國慶高速公路免費通行的影響,國慶節(jié)9月30日晚高峰、10月7日下午至夜間、10月8日早高峰全市交通流量將大幅度增加,極易出現擁堵情況, 10月1日至7日市區(qū)交通流量預判平穩(wěn),往返景區(qū)等道路交通流量有所增加。
我省的華山、兵馬俑博物館、法門寺等景區(qū),延安紅色旅游景點和銅川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等,將會在國慶節(jié)假期的初期和10月7日返程時間出現交通流高峰。
十一通行受阻路段
省內部分公路道施工限行:繞城高速、機場專用高速 、連霍高速西寶段、連霍高速西渭段、京昆高速西禹段、十天高速白泉段、長延高速延延段均有路段施工限行,詳情可撥打12122進行詳細查詢。
擁堵路段提示及分流繞行方案
(一)易擁堵收費站:
1、長安、西高新、曲江、新筑、河池寨、未央、阿房宮收費站。
2、福銀高速六村堡、西張堡、機場西、香王收費站;機場高速漢城、機場收費站。
3、連霍高速灞橋、三橋、咸陽、興平、寶雞收費站。
4、京昆高速戶縣收費站。
(二)易擁堵路段:
1、繞城高速河池寨至紡織城段。
2、兵馬俑專用線。
3、西銅一級汽車專用公路西安至銅川段。
4、福銀高速六村堡至禮泉段。
5、京昆高速新筑至富平段。
6、京昆高速西漢段。
7、包茂高速西康段。
8、榆神高速府谷省際收費站前往山西方向,貨車擁堵,小型客車通行正常。
(三)擁堵路段分流繞行方案
1、繞城高速河池寨收費站至紡織城收費站段
經西安市南三環(huán)分流繞行。
2、兵馬俑專用線
經包茂高速臨潼收費站分流繞行。
3、西銅一級汽車專用公路西安至銅川段
經繞城高速、包茂高速分流繞行。
4、福銀高速六村堡至禮泉段
經G312國道分流繞行。
5、京昆高速新筑至富平段
經S106、G210分流繞行。
6、京昆高速西漢段
前往漢中方向車輛可經西安繞城高速或環(huán)山旅游線(S107)分流至包茂高速、十天高速抵達漢中。三軸及三軸以下貨車可通過國道108、316、210通行。
7、包茂高速西康段
經省道102分流繞行。
8、榆神高速府谷省際收費站
貨車可經榆佳高速佳縣省際收費站或青銀高速吳堡省際收費站到達山西。
伴著高鐵一起“飛” 流量視頻課程
康傳義
西成高鐵的正式開通,是陜西在構筑“米字型”高鐵網過程中邁出的重要一步。自此,秦嶺天塹變通途。
據了解,陜西“米字型”高鐵網由西安至包頭、大同至西安、鄭州至西安、西安至武漢、西安至重慶、西安至成都、西安至蘭州、銀川至西安8條線路組成。目前,已建成開通大西、鄭西、西蘭、西成4條高鐵?!懊鬃中汀备哞F網建成后,將覆蓋和輻射陜西70%以上的地區(qū)和人口。
高速鐵路給一個區(qū)域帶來的不僅是交通上的便利,更為地區(qū)的發(fā)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比如,依托“米字型”高鐵,西安正在積極打造集鐵路、公路、航空、地鐵高效換乘的交通樞紐,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重要的物流集散中心。
在構筑“米字型”高鐵網的同時,“十三五”期間,陜西還將全面支持大西安發(fā)展,結合關中城市群發(fā)展要求,推進關中城際鐵路建設,重點加快西安北站至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至法門寺、西安至法門寺、閻良至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西安至韓城等項目實施。
陜西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寶通認為,高鐵是骨干,城際鐵路是網,二者互為補充,支撐著大關中城市群的建設和發(fā)展。借助城際鐵路的連接,以西安為中心,“米字型”高鐵網將覆蓋寶雞、楊凌、渭南、銅川、延安等主要城市,從而有助于推動關中城市群整體發(fā)展。
陜西省社科院科研處處長王建康長期關注陜西縣域經濟的發(fā)展,在他看來,陜西縣域經濟將借勢高鐵建設步入快速發(fā)展的軌道。城際鐵路的連通意味著縣域和縣域之間、縣域和中心城市之間人財物的快捷聯通。這樣一來,人和物在運輸中的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就會大幅下降。同時,縣域生活的便捷性和縣域投資的優(yōu)越性都會得到極大提升。
伴著高鐵一起“飛”,大西安的未來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