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性能檢測評分
注:本網(wǎng)站頁面html檢測工具掃描網(wǎng)站中存在的基本問題,僅供參考。
虛擬機怎么建網(wǎng)站
虛擬機搭建CentOS7環(huán)境基本配置 行業(yè)視頻課程
設置網(wǎng)絡
首先打開虛擬網(wǎng)絡編輯器
權限打開
選擇NAT模式,設置IP
應用確定之后,再次進入“虛擬網(wǎng)絡編輯器”,查看網(wǎng)關
修改網(wǎng)關地址
點擊“DHCP設置”進入修改IP地址包含100的地址
使用root賬號密碼登錄系統(tǒng)
更換主機名
重新登錄,和起始的登錄名不一致了
注意機器名字變了
設置網(wǎng)卡,修改配置文件
這是原文件,vi表示編輯文件,進入文件后輸入鍵盤“i”表示進入文件編輯狀態(tài),“ESC”退出編輯狀態(tài),退出編輯狀態(tài)后,輸入“:wq”表示“保存退出”,“:q!”表示不保存退出。
修改為
重啟網(wǎng)絡
我們查看我們宿主機和虛擬機是否可以連通
在Windows中打開DOS窗口
查看宿主機是否可以ping通虛擬機
查看本機地址
虛擬機中是否可以連通宿主機
虛擬機中是否可以連接網(wǎng)絡
VM操作不太方便,我們使用SecureCRT連接(軟件可從網(wǎng)上自行下載安裝)
下一步,填寫連接機器的地址
完成連接
進入機器連接
進入界面,此時表示已經(jīng)可以連接
之前網(wǎng)絡和基本環(huán)境以及完成,現(xiàn)在我們再配置一些內容,方便我們之后的學習。
設置網(wǎng)絡YUM源
下載我們需要的YUM鏡像
使用SecureCRT上傳鏡像,將我們的鏡像替換原機器上的文件
進入yum.repos.d目錄
查看文件列表
備份原來的yum,同時使其失效。
清除原yum緩存
更新yum庫
安裝工具
安裝VIM工具
關閉selinux
原文件
修改后
如果出現(xiàn)以下問題
使用yum安裝
通過yum search 這個命令我們發(fā)現(xiàn)ifconfig這個命令是在net-tools.x86_64這個包里
再次執(zhí)行
此外還可以關閉防火墻,但是安裝好的里面沒有防火墻,如果有可以關閉。
▼點擊閱讀原文
Centos6.9虛擬機環(huán)境搭建 公司視頻課程
一、準備工具
VMwareWorkstation
CentOS-6.9-x86_64-minimal.iso
SecureCRTPortabl
二、安裝系統(tǒng)
1、圖解虛擬機安裝過程
install or upgrade an existing systeminstall system with basic vedio driverrescue install system第一項為正常安裝第二項為基本顯卡安裝第三項為救援模式選擇第一項
檢查硬件 故障 disc found此項主要檢查安裝光盤有無問題。選擇檢查,選擇ok
配置網(wǎng)絡: 需要點掉自動連接此項相當于開啟網(wǎng)卡
重新啟動
2、網(wǎng)絡配置
使用root和密碼登錄到系統(tǒng)中
然后設置網(wǎng)卡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o16777736
TYPE=Ethernet
BOOTPROTO=static//靜態(tài)地址
DEFROUTE=yes
PEERDNS=yes
PEERROUTES=yes
IPV4_FAILURE_FATAL=no
IPV6INIT=yes
IPV6_AUTOCONF=yes
IPV6_DEFROUTE=yes
IPV6_PEERDNS=yes
IPV6_PEERROUTES=yes
IPV6_FAILURE_FATAL=no
NAME=eno16777736
DEVICE=eno16777736
ONBOOT=yes //啟用網(wǎng)卡
IPADDR=192.168.225.104 //設置IP
NETMASK=255.255.255.0 //設置掩碼
GATEWAY=192.168.225.2 //設置網(wǎng)關,就是記住的網(wǎng)關
DNS1=114.114.114.114 //設置DNS
DNS2=114.114.114.115 //設置備用DNS
使用SecureCRT連接
3、配置Yum源
http://mirrors.163/.help/centos.html
[root@wangmaster ~]# cd /etc/yum.repos.d/
[root@wangmaster yum.repos.d]# ls
CentOS7-Base-163.repo CentOS-Debuginfo.repo CentOS-Sources.repo
CentOS-Base.repo CentOS-fasttrack.repo CentOS-Vault.repo
CentOS-CR.repo CentOS-Media.repo
[root@wangmaster yum.repos.d]# mv CentOS-Base.repoCentOS-Base.repo.bak //使原來的yum失效
[root@wangmaster yum.repos.d]# yum clean all //清除yum緩存
已加載插件:fastestmirror
正在清理軟件源: base extras updates
Cleaning up everything
[root@wangmaster yum.repos.d]# yum repolist //更新yum庫
已加載插件:fastestmirror
base | 3.6 kB 00:00
extras | 3.4 kB 00:00
updates | 3.4 kB 00:00
(1/4): base/7/x86_64/group_gz | 155 kB 00:00
(2/4): extras/7/x86_64/primary_db | 139 kB 00:00
(3/4): base/7/x86_64/primary_db | 5.6 MB 00:09
(4/4): updates/7/x86_64/primary_db | 3.9 MB 00:11
Determining fastest mirrors
源標識 源名稱 狀態(tài)
base/7/x86_64 CentOS-7 - Base - 163 9,363
extras/7/x86_64 CentOS-7 - Extras - 163 311
updates/7/x86_64 CentOS-7 - Updates - 163 1,126
repolist: 10,800
[root@wangmaster yum.repos.d]#
[root@wangmaster yum.repos.d]# yum install -y vim //安裝VIM工具
4、關閉selinux
[root@wangmaster yum.repos.d]# vim /etc/selinux/config
# This file controls the state of SELinux on the system.
# SELINUX= can take one of these three values:
# enforcing -SELinux security policy is enforced.
# permissive -SELinux prints warnings instead of enforcing.
# disabled - NoSELinux policy is loaded.
SELINUX=disabled
# SELINUXTYPE= can take one of three two values:
# targeted -Targeted processes are protected,
# minimum -Modification of targeted policy. Only selected processes are protected.
# mls - MultiLevel Security protection.
SELINUXTYPE=targeted
5、停止防火墻
查詢防火墻狀態(tài):[root@localhost ~]# service iptables status停止防火墻:[root@localhost ~]# service iptables stop啟動防火墻:[root@localhost ~]# service iptables start重啟防火墻:[root@localhost ~]# service iptables restart永久關閉防火墻:[root@localhost ~]# chkconfig iptables off永久關閉后啟用:[root@localhost ~]# chkconfig iptables on
6、安裝JDK環(huán)境
上傳JDK
tar-zxvf jdk1.8.tar.gz
修改/etc/profile文件,配置java環(huán)境
vim/etc/profile
JAVA_HOME=/usr/local/java/jdk1.8
JAVA_BIN=/usr/local/java/jdk1.8/bin
PATH=$PATH:$JAVA_HOME/bin
CLASSPATH=.:$JAVA_HOME/lib/dt.jar:$JAVA_HOME/lib/tools.jar:$JAVA_HOME/jre/lib/rt.jar
exportJAVA_HOME
exportJAVA_BIN
exportPATH
exportCLASSPATH
source/etc/profile
三、安裝過程出現(xiàn)的問題
(1)虛擬化性能計數(shù)器不兼容二進制轉換。
解決辦法:設置處理器時,關閉性能計數(shù)器
(2)linux獲取 GPG 密鑰失敗
解決辦法:
實質性問題就是自己系統(tǒng)沒有yum的GPG密鑰
查看自己系統(tǒng)版本
cat /etc/issue
登陸mirrors.163 找到自己系統(tǒng)對應的密鑰
RPM-GPG-KEY-CentOS-3
RPM-GPG-KEY-CentOS-4
RPM-GPG-KEY-CentOS-5
RPM-GPG-KEY-CentOS-6
使用命令rpm --import進行導入
Rpm --import http://mirrors.163/centos/RPM-GPG-KEY-CentOS-6(把6改為你當前版本)
再用 yum -y install tree 就可以了
超詳細!用VMware創(chuàng)建一個WIN虛擬機教程~ 公司視頻課程
上一篇,小白菜給大家分享了如何安裝一個完美的VMware Workstation12虛擬機(詳見《福利!虛擬機VMware Workstation12安裝》鏈接地址:http://toutiao/item/6400534448940515841/),很感謝有網(wǎng)友評論中提出,更應該給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創(chuàng)建、使用虛擬機,非常感謝!所以,今天小白菜就再為大家奉上一份超詳細的使用VM創(chuàng)建一個win虛擬機的教程!高手還請多指教,勿噴!新手可以跟小白菜一起研究、探討一下,謝謝大家!教程奉上!
1.首先,運行已安裝好的VMware,在工作區(qū)單擊“創(chuàng)建新的虛擬機”
2.如果沒有特殊需求,一般我們選擇“典型”類型的配置即可,這里小白菜以安裝WIN7操作系統(tǒng)為例
3.如果是用光盤安裝的,就選擇“安裝程序光盤”,如果本機內有系統(tǒng)盤映像文件的,選中間選項。
4.在彈出的界面中,輸入產品密鑰(問度娘,有很多)、選擇版本(我這里選旗艦)、管理員密碼(可選)
5.這里給自己的虛擬機命名,一般默認即可,選擇安裝位置,建議不要放在系統(tǒng)盤
6.如果不是有特殊的需求,磁盤大小默認60G就可以了
7.默認即可,單擊“完成”按鈕開始部署虛擬機
8.虛擬機開始創(chuàng)建磁盤
9.進入熟悉的win7系統(tǒng)安裝的界面
10.稍微喝口茶,系統(tǒng)很快就好了~
11.再喝口茶~~
12.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
13.這一步還請不要忽略,彈出安裝VMware Tools安裝程序,正常安裝即可。
OK,一個純凈的WIN7系統(tǒng)安裝成功啦~~~
好了,今天的教程就到這里,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支持小白菜的原創(chuàng)!喜歡就點個贊唄~~點個贊不會懷孕的哦~~:)
虛擬機怎么搭建Linux服務器 推廣視頻課程
平常我們學習Linux,苦于沒有環(huán)境,今天小編我就為搭建整理了一套在window環(huán)境搭建Linux服務器的圖文教程。幫網(wǎng)友們解決該問題。
安裝VMware 虛擬機,一直點下一步
VMware安裝成功后,配置虛擬機參數(shù)
啟動安裝SUSE,配置語言信息
配置ROOT賬號信息
啟動SUSE,會自動配置網(wǎng)絡信息
配置SUSE以命令行方式啟動,vi /etc/inittab
Windows10 Hyper-V 創(chuàng)建虛擬機的方法 營銷視頻課程
在虛擬機中安裝操作系統(tǒng)之前,需要先創(chuàng)建虛擬機,這相當于在物理計算機中安裝操作系統(tǒng)之前必需先購置一臺計算機,并配置好確保計算機正常運轉所需要的各個硬件,其中安裝操作系統(tǒng)。在 Hyper-V 中創(chuàng)建虛擬機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 設置虛擬機文件的名稱和保存位置。
◆ 選擇虛擬機的版本。
◆ 設置虛擬機所用的內存大小。
◆ 設置虛擬機的網(wǎng)絡
◆ 設置虛擬機所用的虛擬硬盤。
在 Hyper-V 中創(chuàng)建虛擬機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單擊【開始】按鈕,在打開的【開始】菜單中選擇【所有應用】列表,然后在所有程序列表中選擇【W(wǎng)indows管理工具】→【Hyper-V管理器】命令。
2.打開【Hyper-V管理器】窗口,右擊左側窗格中的本地計算機,然后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新建】→【虛擬機】命令。
3.打開【新建虛機向導】對話框,單擊【下一步】,如果以后再次創(chuàng)建度擬機時不想顯示該時話,則可以在單擊【下一步】按鈕之前選中【不再顯示此頁】復選框。
提示:創(chuàng)建虛擬機需要多個步驟才能完成。雖然可以在每個界面中通過單擊【下一步】按鈕進入下一個設置界面,但是也可以單去【新建虛擬機向導】對話框左側列表中的名稱來跳轉到任意界面,跳過的界面中包含的選項將使用系統(tǒng)提供的默認值。
4.需要設置虛擬機的名稱及其文件的存儲位置。設置好單擊【下一步】按鈕。
置虛擬機名稱:在【名稱】文本框中輸入虛擬機的名稱。為了便于通過名稱識別虛擬機中安裝的操作系統(tǒng),應該為虛擬機起一個易于識別的名稱。
選擇虛擬機文件的保存位置:默認情況下系統(tǒng)會在安裝 Windows10 的磁盤分區(qū)中存儲與虛擬機相關的所有文件。由于創(chuàng)建的虛擬機會包含很多文件而且總容量很大,為了避免過多占用系統(tǒng)分區(qū)的可用空間,因此最好將虛擬機文件存儲在其他非Windows分區(qū)中。為此可以選中【將虛擬機存儲者在其他位置】復選框,然后單擊【瀏覽】按鈕選擇用于保存虛擬機文件夾。
自定義設置虛擬機配置文件的存儲位置
5.進入【新建虛擬機設置向導】在這里選擇要創(chuàng)建的虛擬機的版本,分為以下兩種:第一代使用BIOS固件,支持安裝 Windows7/8/8.1/10 等操作系統(tǒng):第二代使用 UEFI 固件,同時會啟用安全啟動功能,而且只能安裝 64 位架構的 Windows8 或更高版本的 Windows 操作系統(tǒng)。下表列出了第一代和第二代虛擬機對Window8/7及更高版本的 Windows 操作系統(tǒng)的支持情況。選擇好虛擬機版本以后單擊【下一步】按鈕。
注意:在第二代虛擬機中安裝操作系統(tǒng)時,只能加載.iso格式的操作系統(tǒng)鏡像文件,而無法使用物理光驅和虛擬光驅。
虛擬機版本對 Windows7 及更高版本的 Windows 操作系統(tǒng)的支持情況表
32位或64位 Windows 操作系統(tǒng) 第一代虛擬機 第二代虛擬機
32位 Windows10 支持 不支持
32位 Windows8.1 支持 不支持
32位 Windows8 支持 不支持
32位 Windows7 支持 不支持
32位 Windows10 支持 支持
64位 Windows8.1 支持 支持
64位 Windows8 支持 支持
64位 Windows7 支持 不支持
64位 Windows Server 2012 R2 支持 支持
64位 Windows Server 2012 支持 支持
64位 Windows Server 2008 R2 支持 不支持
64位 Windows Server 2008 支持 不支持
64位 Windows Server 支持 支持
提示:除了上面列出的操作系統(tǒng)以外,用戶也可以在 Hyper-V 虛擬機中安裝早期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統(tǒng),比如 Windows XP、Windows Vista。用戶還可以在虛擬機中安裝非Windows操作系統(tǒng),如 Ubuntu、FreeBSD等。
6.進入設置虛擬的內存大小這里為虛擬機中的操作系統(tǒng)設置可用的內存大小。最小可以設置為32MB,最大可以設置為物理內存的80%。設置的內存大小不能低于要在虛擬機中安裝的操作系統(tǒng)的內存最低推薦量,否則會嚴重影響來賓操作系統(tǒng)的性能甚至無法運行用戶可以選中【為此虛擬機使用動態(tài)內存】復選框以便讓虛擬機根據(jù)來賓操作系統(tǒng)及其中運行的程序動態(tài)調整所使用的內存大小,從而優(yōu)化虛擬機的性能。設置好以后單擊【下一步】按鈕。#p#分頁標題#e#
7.進入設置虛擬機的網(wǎng)絡鏈接設置界面,在這里對網(wǎng)絡進行設置,此時保持默認值,然后單去【下步】按鈕。
8.進入設置虛擬機硬盤鏈接到虛擬機的方式設置,在這里選將虛擬硬盤連接到虛擬機的方式。用戶可以選擇已有的虛擬硬盤,也可以創(chuàng)建新的虛擬硬盤。設置完成后單擊【下一步】按鈕。虛擬硬盤的連接方式分為以下3種:
◆ 創(chuàng)建虛擬硬盤:創(chuàng)建一個HDX格式的虛擬硬盤,可以設置虛擬硬盤的名稱和存儲位單擊【瀏覽】按鈕可以選擇用于存儲虛擬硬盤的其他位置。新建的虛擬硬的最大容量為64TB,可以根據(jù)要安裝來賓操作系統(tǒng)以及使用虛擬機的方式?jīng)]置合適的虛擬硬盤的大小。
◆ 使用現(xiàn)有虛擬硬盤:選擇計算機中已經(jīng)存在的一個 VD 或 VHDX 格式的虛擬硬盤。
◆ 以后附加虛擬硬盤:暫時不不做任何設置,以后再向虛擬機中添加一個已有的虛擬硬盤。
9.進入“選擇安裝來賓操作系統(tǒng)的方式”界面,在這里選擇安裝來賓操作系統(tǒng)的方式。在創(chuàng)建好虛擬機后不會立刻安裝來賓操作系統(tǒng),而由用戶決定何時進行安裝。如果在打開新建虛擬機向導之前已經(jīng)將要安裝的 Windows 操作系統(tǒng)的安裝光盤放入光驅,或在虛擬光驅中載入了要安裝的 Windows 操作系統(tǒng)的映像文件,那么在該步驟中就可以選中【從可啟動的 CD/DVI-ROM安裝操作系統(tǒng)】單選按鈕,然后選擇要安裝的 Windows 操作系統(tǒng)所在的物理光驅或iso格式的操作系統(tǒng)映像文件。設置好以后單擊【下一步】按鈕。
10.進入顯示了前幾步設置的匯總信息設置,在這里顯示了對前幾步設置的匯總信息。如果確認無誤可以單擊【完成】按鈕,系統(tǒng)開始創(chuàng)建虛擬機并根據(jù) STEP9 中的設置來決定是否立刻安裝指定的操作系統(tǒng)。
11.如果在 TFP9 如果在STEP9中選中的是【以后安裝操作系統(tǒng)】單選按鈕,那么在單擊【完成】按鈕后會返回【 Hyper-V管理器】窗口。此時選擇左側窗格中的計算機名稱,然后在中間窗格中會顯示剛創(chuàng)建好的虛擬機。接下來就可以在該虛擬機中安裝來賓操作系統(tǒng)。
如何在VMware中創(chuàng)建虛擬機 流量視頻課程
今天給大家分享如何在VMware中創(chuàng)建虛擬機,具體的教程如下。在這里小編提前下載了Ubuntu14.04桌面系統(tǒng),為后面在虛擬機中安裝Ubuntu14.04桌面系統(tǒng)做準備。
1、從官網(wǎng)上或者直接百度上搜索下載Ubuntu14.04桌面版系統(tǒng)的iso文件,一般都比較大,下載起來需要點時間,將其下載到本地。
2、之后打開VMware,主頁面如下圖所示。點擊第一個框框,“創(chuàng)建新的虛擬機”。
3、彈出下圖界面,選擇第二個“自定義(高級)”,之后“下一步”。
4、這一步默認即可,直接點擊“下一步”。
5、這個地方需要注意一下,點開“稍后安裝操作系統(tǒng)”,之后選擇“下一步”。
6、選擇版本。這里根據(jù)電腦的位數(shù)來進行選擇,如果電腦是64位的話,就選擇Ubuntu 64位,如果是32位的話,就直接選擇Ubuntu即可。這里如果選擇不正確的話,后面在安裝Ubuntu系統(tǒng)的時候重啟會報系統(tǒng)不兼容的錯誤。
7、虛擬機的名稱和安裝位置。名稱可以自定義,不多贅述。虛擬機蠻占內存的,所以安裝位置不建議放到C盤,建議放到其他的盤內,且要保證該磁盤的空間至少要大于虛擬機的大小。一般20G以上就差不多了,當然磁盤空間越多越好嘍。這里,小編將虛擬機放到E盤。
8、處理器的配置。如果只是想拿虛擬機練練手,要求不高的話,就直接默認,選擇“下一步”即可。如果對處理要求較高,則需要按需進行分配。
9、虛擬機內存默認為2G。同上一步一致,要求不高的話直接默認即可,在這里小編選擇了4G,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要求進行選擇,之后選擇“下一步”。
10、網(wǎng)絡連接部分,直接默認即可,選擇NAT模式,之后選擇“下一步”。
11、選擇I/O控制器類型,這一步默認即可,選擇推薦的類型,之后選擇“下一步”。
12、磁盤類型一般選擇推薦的就可以,SCSI和SATA都是比較受歡迎的磁盤類型,之后選擇“下一步”。
13、選擇磁盤。建議選擇第一項,“創(chuàng)建新虛擬磁盤”,之后選擇“下一步”。
14、最大磁盤大小默認設為20G,默認即可。這里選擇“將虛擬磁盤存儲為單個文件”,也有的伙伴選擇“將虛擬磁盤拆分為多個文件”,也是可以的。
15、指定磁盤文件。這一步默認即可,之后選擇“下一步”。
16、之后彈出下圖的界面,在這里點擊“自定義硬件”。
17、之后按照下圖的步驟進行選擇,將Ubuntu鏡像文件加載過來。
18、添加完成之后,選擇“關閉”,如下圖所示。
19、之后再選擇“完成”。
20、至此,Ubuntu虛擬機創(chuàng)建完成,如下圖所示。
下一篇文章,將分享如何在虛擬機中安裝Ubuntu14.04的桌面系統(tǒng),敬請期待~~
虛擬機搭建CentOS7環(huán)境基本配置 推廣視頻課程
設置網(wǎng)絡
首先打開虛擬網(wǎng)絡編輯器
權限打開
選擇NAT模式,設置IP
應用確定之后,再次進入“虛擬網(wǎng)絡編輯器”,查看網(wǎng)關
修改網(wǎng)關地址
點擊“DHCP設置”進入修改IP地址包含100的地址
使用root賬號密碼登錄系統(tǒng)
更換主機名
重新登錄,和起始的登錄名不一致了
注意機器名字變了
設置網(wǎng)卡,修改配置文件
這是原文件,vi表示編輯文件,進入文件后輸入鍵盤“i”表示進入文件編輯狀態(tài),“ESC”退出編輯狀態(tài),退出編輯狀態(tài)后,輸入“:wq”表示“保存退出”,“:q!”表示不保存退出。
修改為
重啟網(wǎng)絡
我們查看我們宿主機和虛擬機是否可以連通
在Windows中打開DOS窗口
查看宿主機是否可以ping通虛擬機
查看本機地址
虛擬機中是否可以連通宿主機
虛擬機中是否可以連接網(wǎng)絡
VM操作不太方便,我們使用SecureCRT連接(軟件可從網(wǎng)上自行下載安裝)
下一步,填寫連接機器的地址
完成連接
進入機器連接
進入界面,此時表示已經(jīng)可以連接
之前網(wǎng)絡和基本環(huán)境以及完成,現(xiàn)在我們再配置一些內容,方便我們之后的學習。
設置網(wǎng)絡YUM源
下載我們需要的YUM鏡像
使用SecureCRT上傳鏡像,將我們的鏡像替換原機器上的文件
進入yum.repos.d目錄
查看文件列表
備份原來的yum,同時使其失效。
清除原yum緩存
更新yum庫
安裝工具
安裝VIM工具
關閉selinux
原文件
修改后
如果出現(xiàn)以下問題
使用yum安裝
通過yum search 這個命令我們發(fā)現(xiàn)ifconfig這個命令是在net-tools.x86_64這個包里
再次執(zhí)行
此外還可以關閉防火墻,但是安裝好的里面沒有防火墻,如果有可以關閉。
▼點擊閱讀原文
Centos6.9虛擬機環(huán)境搭建 推廣視頻課程
一、準備工具
VMwareWorkstation
CentOS-6.9-x86_64-minimal.iso
SecureCRTPortabl
二、安裝系統(tǒng)
1、圖解虛擬機安裝過程
install or upgrade an existing systeminstall system with basic vedio driverrescue install system第一項為正常安裝第二項為基本顯卡安裝第三項為救援模式選擇第一項
檢查硬件 故障 disc found此項主要檢查安裝光盤有無問題。選擇檢查,選擇ok
配置網(wǎng)絡: 需要點掉自動連接此項相當于開啟網(wǎng)卡
重新啟動
2、網(wǎng)絡配置
使用root和密碼登錄到系統(tǒng)中
然后設置網(wǎng)卡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o16777736
TYPE=Ethernet
BOOTPROTO=static//靜態(tài)地址
DEFROUTE=yes
PEERDNS=yes
PEERROUTES=yes
IPV4_FAILURE_FATAL=no
IPV6INIT=yes
IPV6_AUTOCONF=yes
IPV6_DEFROUTE=yes
IPV6_PEERDNS=yes
IPV6_PEERROUTES=yes
IPV6_FAILURE_FATAL=no
NAME=eno16777736
DEVICE=eno16777736
ONBOOT=yes //啟用網(wǎng)卡
IPADDR=192.168.225.104 //設置IP
NETMASK=255.255.255.0 //設置掩碼
GATEWAY=192.168.225.2 //設置網(wǎng)關,就是記住的網(wǎng)關
DNS1=114.114.114.114 //設置DNS
DNS2=114.114.114.115 //設置備用DNS
使用SecureCRT連接
3、配置Yum源
http://mirrors.163/.help/centos.html
[root@wangmaster ~]# cd /etc/yum.repos.d/
[root@wangmaster yum.repos.d]# ls
CentOS7-Base-163.repo CentOS-Debuginfo.repo CentOS-Sources.repo
CentOS-Base.repo CentOS-fasttrack.repo CentOS-Vault.repo
CentOS-CR.repo CentOS-Media.repo
[root@wangmaster yum.repos.d]# mv CentOS-Base.repoCentOS-Base.repo.bak //使原來的yum失效
[root@wangmaster yum.repos.d]# yum clean all //清除yum緩存
已加載插件:fastestmirror
正在清理軟件源: base extras updates
Cleaning up everything
[root@wangmaster yum.repos.d]# yum repolist //更新yum庫
已加載插件:fastestmirror
base | 3.6 kB 00:00
extras | 3.4 kB 00:00
updates | 3.4 kB 00:00
(1/4): base/7/x86_64/group_gz | 155 kB 00:00
(2/4): extras/7/x86_64/primary_db | 139 kB 00:00
(3/4): base/7/x86_64/primary_db | 5.6 MB 00:09
(4/4): updates/7/x86_64/primary_db | 3.9 MB 00:11
Determining fastest mirrors
源標識 源名稱 狀態(tài)
base/7/x86_64 CentOS-7 - Base - 163 9,363
extras/7/x86_64 CentOS-7 - Extras - 163 311
updates/7/x86_64 CentOS-7 - Updates - 163 1,126
repolist: 10,800
[root@wangmaster yum.repos.d]#
[root@wangmaster yum.repos.d]# yum install -y vim //安裝VIM工具
4、關閉selinux
[root@wangmaster yum.repos.d]# vim /etc/selinux/config
# This file controls the state of SELinux on the system.
# SELINUX= can take one of these three values:
# enforcing -SELinux security policy is enforced.
# permissive -SELinux prints warnings instead of enforcing.
# disabled - NoSELinux policy is loaded.
SELINUX=disabled
# SELINUXTYPE= can take one of three two values:
# targeted -Targeted processes are protected,
# minimum -Modification of targeted policy. Only selected processes are protected.
# mls - MultiLevel Security protection.
SELINUXTYPE=targeted
5、停止防火墻
查詢防火墻狀態(tài):[root@localhost ~]# service iptables status停止防火墻:[root@localhost ~]# service iptables stop啟動防火墻:[root@localhost ~]# service iptables start重啟防火墻:[root@localhost ~]# service iptables restart永久關閉防火墻:[root@localhost ~]# chkconfig iptables off永久關閉后啟用:[root@localhost ~]# chkconfig iptables on
6、安裝JDK環(huán)境
上傳JDK
tar-zxvf jdk1.8.tar.gz
修改/etc/profile文件,配置java環(huán)境
vim/etc/profile
JAVA_HOME=/usr/local/java/jdk1.8
JAVA_BIN=/usr/local/java/jdk1.8/bin
PATH=$PATH:$JAVA_HOME/bin
CLASSPATH=.:$JAVA_HOME/lib/dt.jar:$JAVA_HOME/lib/tools.jar:$JAVA_HOME/jre/lib/rt.jar
exportJAVA_HOME
exportJAVA_BIN
exportPATH
exportCLASSPATH
source/etc/profile
三、安裝過程出現(xiàn)的問題
(1)虛擬化性能計數(shù)器不兼容二進制轉換。
解決辦法:設置處理器時,關閉性能計數(shù)器
(2)linux獲取 GPG 密鑰失敗
解決辦法:
實質性問題就是自己系統(tǒng)沒有yum的GPG密鑰
查看自己系統(tǒng)版本
cat /etc/issue
登陸mirrors.163 找到自己系統(tǒng)對應的密鑰
RPM-GPG-KEY-CentOS-3
RPM-GPG-KEY-CentOS-4
RPM-GPG-KEY-CentOS-5
RPM-GPG-KEY-CentOS-6
使用命令rpm --import進行導入
Rpm --import http://mirrors.163/centos/RPM-GPG-KEY-CentOS-6(把6改為你當前版本)
再用 yum -y install tree 就可以了
如何在VMware中創(chuàng)建虛擬機 流量視頻課程
今天給大家分享如何在VMware中創(chuàng)建虛擬機,具體的教程如下。在這里小編提前下載了Ubuntu14.04桌面系統(tǒng),為后面在虛擬機中安裝Ubuntu14.04桌面系統(tǒng)做準備。
1、從官網(wǎng)上或者直接百度上搜索下載Ubuntu14.04桌面版系統(tǒng)的iso文件,一般都比較大,下載起來需要點時間,將其下載到本地。
2、之后打開VMware,主頁面如下圖所示。點擊第一個框框,“創(chuàng)建新的虛擬機”。
3、彈出下圖界面,選擇第二個“自定義(高級)”,之后“下一步”。
4、這一步默認即可,直接點擊“下一步”。
5、這個地方需要注意一下,點開“稍后安裝操作系統(tǒng)”,之后選擇“下一步”。
6、選擇版本。這里根據(jù)電腦的位數(shù)來進行選擇,如果電腦是64位的話,就選擇Ubuntu 64位,如果是32位的話,就直接選擇Ubuntu即可。這里如果選擇不正確的話,后面在安裝Ubuntu系統(tǒng)的時候重啟會報系統(tǒng)不兼容的錯誤。
7、虛擬機的名稱和安裝位置。名稱可以自定義,不多贅述。虛擬機蠻占內存的,所以安裝位置不建議放到C盤,建議放到其他的盤內,且要保證該磁盤的空間至少要大于虛擬機的大小。一般20G以上就差不多了,當然磁盤空間越多越好嘍。這里,小編將虛擬機放到E盤。
8、處理器的配置。如果只是想拿虛擬機練練手,要求不高的話,就直接默認,選擇“下一步”即可。如果對處理要求較高,則需要按需進行分配。
9、虛擬機內存默認為2G。同上一步一致,要求不高的話直接默認即可,在這里小編選擇了4G,大家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要求進行選擇,之后選擇“下一步”。
10、網(wǎng)絡連接部分,直接默認即可,選擇NAT模式,之后選擇“下一步”。
11、選擇I/O控制器類型,這一步默認即可,選擇推薦的類型,之后選擇“下一步”。
12、磁盤類型一般選擇推薦的就可以,SCSI和SATA都是比較受歡迎的磁盤類型,之后選擇“下一步”。
13、選擇磁盤。建議選擇第一項,“創(chuàng)建新虛擬磁盤”,之后選擇“下一步”。
14、最大磁盤大小默認設為20G,默認即可。這里選擇“將虛擬磁盤存儲為單個文件”,也有的伙伴選擇“將虛擬磁盤拆分為多個文件”,也是可以的。
15、指定磁盤文件。這一步默認即可,之后選擇“下一步”。
16、之后彈出下圖的界面,在這里點擊“自定義硬件”。
17、之后按照下圖的步驟進行選擇,將Ubuntu鏡像文件加載過來。
18、添加完成之后,選擇“關閉”,如下圖所示。
19、之后再選擇“完成”。
20、至此,Ubuntu虛擬機創(chuàng)建完成,如下圖所示。
下一篇文章,將分享如何在虛擬機中安裝Ubuntu14.04的桌面系統(tǒng),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