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yè)務簡介:中企動力(300.cn)為您提供網站建設、網站制作、網頁設計及定制高端網站建設服務,中企動力專注于企業(yè)網站建設、高端網頁制作領域26年,對企業(yè)網站制作、平臺高端網站建設,包括汽車、家裝、農業(yè)、外貿、機械等多個行業(yè)擁有豐富建站經驗,選擇中企動力,為網站保駕護航。
“最美退役軍人”20名先進人物事跡簡介(3 全文完)
13.陳堃源,男,1985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江西省兵哥送菜實業(yè)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
2002年入伍,服役于武警江西總隊南昌市支隊,2010年退役。2014年,陳堃源成立了兵哥送菜實業(yè)有限公司,實行全面軍事化管理,努力打造一支效率高、執(zhí)行力強、退役不褪色的高素質兵哥團隊,公司員工80%為退役軍人、軍人家屬。2015年,陳堃源自主研發(fā)了兵哥智慧供應平臺管理系統(tǒng),將公司成功轉型為“互聯(lián)網+平臺管理”的電商企業(yè)。2016年,“兵哥”繼續(xù)創(chuàng)新,公司實現“互聯(lián)網+農產品”大流通,成為一家真正的“互聯(lián)網+退役軍人”的電商企業(yè)。他還致力打造江西最大的退役軍人及軍人家屬創(chuàng)業(yè)孵化基地,其中“退役軍人+”職業(yè)價值成長服務平臺為退役軍人提供職業(yè)規(guī)劃、專業(yè)技能培訓和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服務,為政府分擔退役軍人就業(yè)安置任務。目前已安置退役軍人和軍人親屬200多名,幫助30名退役軍人創(chuàng)業(yè)。
14.林上斗,男,1962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福建省尤溪縣梅仙鎮(zhèn)半山村黨支部書記。
1981年入伍,2015年3月從原南京軍區(qū)空軍某雷達旅旅長崗位退休,毅然拒絕大企業(yè)的橄欖枝,帶著黨組織關系回到家鄉(xiāng)。面對當時基礎條件差、財力薄弱、觀念落后的半山村,他帶領群眾轉變觀念,整治基礎設施,利用半山村優(yōu)質自然資源,發(fā)展特色鄉(xiāng)村旅游,建設美麗鄉(xiāng)村。兩年來,全村共接待游客4.5萬人,旅游產業(yè)收入達410多萬元,農民就業(yè)增收的空間得到拓展,吸引很多在外打工的農民陸續(xù)回鄉(xiāng),在家門口就業(yè)。半山村先后獲得“全國首個中華鷺鳥保護地”、省級“美麗鄉(xiāng)村示范村”等稱號。
15.周曉東,男,1966年9月出生,群眾,海南省華光漁業(yè)科技有限公司總農藝師。
1987年入伍在某部隊農場種植水稻,1990年退役后繼續(xù)從事農作物育種工作。退役28年來,周曉東輾轉遼寧、黑龍江、天津、海南、四川等省市,潛心研究春小麥、水稻育種的跨緯度種植,收集整理3萬多份水稻、小麥種質資源,建立全球首個私人種源庫,解決了春小麥抗倒伏的世界難題,取得了再生稻、北稻南移等突破性的成果,獲得國審品種兩個,累計為國家增產糧食10億公斤。小麥育種被認定為農業(yè)公益事業(yè),作為“個體科研戶”的周曉東堅持30年把公益事業(yè)當成自己的事業(yè),他選育的小麥良種得到了當地農民的自然推廣,使農民受益、國家受益。他不忘初心,關心支持部隊建設,在服務官兵、服務部隊方面作出突出貢獻。
16.鄭璐,男,1982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內蒙古自治區(qū)烏海市電業(yè)局輸電管理處高級技師。
2000年入伍,2002年退役,曾是武警鄂爾多斯支隊機動中隊的一名戰(zhàn)士,現成為全國電力行業(yè)的技術能手,從事著電網中高壓輸電線路的維護檢修工作。每天鄭璐身穿迷彩服、肩挎望遠鏡,行走在高山沙漠、戈壁荒原,用雙腳丈量著1400多公里的輸電線路。鄭璐帶領團隊創(chuàng)造了連續(xù)4069天安全生產無事故的記錄,2011年、2015年創(chuàng)造了內蒙古地區(qū)220千伏線路“零故障、零跳閘”記錄,設備可用率年年都保持在99.8%以上。他研制的“電動硅橡膠絕緣子清掃器”,可在輸、變電設備帶電運行情況下,對臟污絕緣子進行清掃,一年可創(chuàng)造經濟效益33多萬元。為使輸電檢修更加安全高效,鄭璐摸索出了一套工具加工、技術革新、管理創(chuàng)新的工作方法,開發(fā)出多項管理型創(chuàng)新成果,其中“圖文并茂的電子臺賬”“四季維護網絡圖”等使輸電管理達到流程化、標準化、精細化。他被評為“全國電力行業(yè)技術能手”“全國優(yōu)秀復轉軍人”,榮獲“自治區(qū)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青年崗位能手”榮譽稱號,“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17.胡晨(已故),男,1987年9月出生,安徽省樅陽縣雨壇鎮(zhèn)雙豐村村民。
2004年入伍,服役于中國人民解放軍某后勤部隊,入伍兩年,第一年被評為優(yōu)秀學兵、第二年被評為優(yōu)秀士兵,2006年退役。2016年不幸患上了病毒性腦炎,2018年5月10日去世。在安徽省紅十字會器官捐獻協(xié)調員的見證下,合肥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器官獲取組織的專家立即進行手術,成功摘取胡晨的1個肝臟、1對腎臟和1雙角膜,植入5位患者的體(眼)內,使他們重獲新生。他是安徽省首例退役軍人捐獻器官者,年僅31歲。胡晨的無私大愛來自部隊培養(yǎng),也源于紅色家風。他的伯爺爺、叔爺爺參加過新四軍抗日,叔爺爺還參加過抗美援朝。新中國成立后,他的伯父、叔叔、堂哥、弟弟等,祖孫三代8人從軍,均在部隊表現優(yōu)異,多次立功。
18.徐文濤,男,1951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原沈陽軍區(qū)后勤史館館長。
1970年入伍,1973年入黨,大校軍銜,技術五級,高級工程師,2011年正式退休。在職期間,曾先后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02醫(yī)院副院長、某分部副部長等職,2004年主動辭去領導職務,擔起籌建后勤史館的重任。從一張白紙起步,他既當館長又兼編輯、設計師、工程師和文物征集員,僅用不到兩年時間,將原來機關廢棄的食堂改建成全軍第一座戰(zhàn)區(qū)級后勤史館,將一個3500平方米,擁有兩個綜合展廳、六個專業(yè)展館、2000多幅歷史圖片、500多件珍貴文物、5萬多文字說明的史館展現給大家。自2006年8月1日開館以來,徐文濤共接待參觀200余場次、觀眾20余萬人次,并親自擔任解說。他被群眾譽為全國數千個博物館中年齡最大、級別最高、最有魅力的講解員,被授予“感動沈陽十大人物”“遼寧省道德模范”“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全軍優(yōu)秀退休干部”“遼寧省國防教育先進個人”,原沈陽軍區(qū)“學雷鋒標兵”等稱號。
19.徐申權,男,1969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湖北省麻城市殯儀館火化工。
1987年入伍,作為部隊里為數不多的光學技師,曾多次立功受獎的他于2003年轉業(yè)到殯儀館,成為一名普通的火化工人?!案梢恍?,就要專一行”,這是徐申權當兵多年的座右銘。他虛心好學,不懂就問,以館為家,在同事們的幫助下,很快熟練掌握了火化操作的全部技術,迅速成長為業(yè)務骨干。15年來,經他親手火化的遺體有1300多具,安撫喪屬5萬余人。在每一天的工作中,他從不與喪屬爭執(zhí)紅臉,從沒有出現一例差錯,被社會各界稱為殯儀戰(zhàn)線的“天堂使者”。工作之余,徐申權熱衷公益事業(yè)。2015年9月,他加入了麻城市義工聯(lián)組織,積極參加活動,足跡遍布麻城的各個鄉(xiāng)鎮(zhèn)、福利院、特教學校等,多次獲得“優(yōu)秀義工”稱號。轉業(yè)以來,徐申權多次被麻城市民政局評為“先進工作者”,先后被黃岡市評為民政系統(tǒng)先進個人、道德模范、麻城市“十佳共產黨員”,2015年,被湖北省政府表彰為“先進工作者”。
20.謝彬蓉,女,1971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重慶市支教教師。
1993年入伍,轉業(yè)前系空軍某試驗訓練基地高級工程師,技術七級,大校軍銜,在內蒙古額濟納旗艱苦邊遠地區(qū)工作20年,2013年轉業(yè)后選擇自主擇業(yè)。2014年初,謝彬蓉從四川省涼山州美姑縣團委管理的網站看到“苦蕎花開支教團”的社會公益組織信息,得知該地區(qū)長期需要能吃苦、有愛心、負責任的社會公益人士接力支教。這一信息激起了她當年因參軍沒能如愿從教的夢想,于是,謝彬蓉決定前往海拔3000多米的涼山地區(qū)義務支教。自此就像一只候鳥,每逢學校開學她就離開繁華的重慶,“飛”到山里與孩子們在一起,一待就是幾個月,沒有長假她一般不“出山”,因為出去一趟要花上兩天。(完)
“最美退役軍人”20名先進人物事跡簡介
新華社北京11月10日電 “最美退役軍人”20名先進人物事跡簡介
(按照姓氏筆畫排序)
1.王啟榮,男,1957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那坡縣烈士陵園原園長。
1978年入伍,1980年退伍。1979年,曾作為國防民兵哨所哨員參加邊境作戰(zhàn),不幸被地雷炸傷,落下終身殘疾。1980年10月,他成為那坡縣烈士陵園的一名專職守陵人,一守就是36年。1980年的烈士陵園還處在籌建階段,一座荒丘野嶺臨時安葬著900多位英烈。就在極為簡陋的條件下,王啟榮開始了陵園管護工作。建園工作十分艱難,土地平填、陵墓整理、栽花種樹全是人工勞作,王啟榮用愚公移山的韌勁,一點點挖土砌墳、種下花木,為烈士安下新墳,讓烈士遺體有了好的歸宿。王啟榮始終把陵園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他堅持每天巡山不少于兩次,幾十年如一日,及時發(fā)現排查安全隱患上百次。他對安葬在陵園里的900多名烈士的個人資料、墓地位置都了如指掌,每年清明節(jié)期間到陵園瞻仰烈士的有數萬人,王啟榮總是熱情接待、詳細介紹陵園概況和英烈事跡。多年來,他不改初心,守護著犧牲戰(zhàn)友的英靈,先后被表彰為“全區(qū)民政系統(tǒng)先進個人”“全區(qū)民政系統(tǒng)優(yōu)撫事業(yè)單位先進個人”“自治區(qū)民政系統(tǒng)先進個人”,2016年7月被自治區(qū)黨委、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廣西軍區(qū)表彰為“自治區(qū)愛國擁軍模范”。
2.王明禮,男,1964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貴州省思南縣東升森林種養(yǎng)家庭農場場長。
1981年入伍,1984年4月30日參加邊境作戰(zhàn),勇打頭陣,被炮彈炸斷雙腿,成為四級傷殘軍人,受到中央軍委通令嘉獎。1985年退役回到家鄉(xiāng)貴州省思南縣,在縣總工會工作,期間先后被選派到思南縣孫家壩鎮(zhèn)石門坎村、大壩場鎮(zhèn)花坪村等村開展幫扶工作。他以“黨支部+退伍軍人+企業(yè)+基地+農民”的模式,創(chuàng)建思南縣退伍軍人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示范基地,成立了貴州省思南縣鼎盛生態(tài)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下轄思南縣晨曦生態(tài)農業(yè)專業(yè)合作社、思南縣森林種養(yǎng)家庭農場等企業(yè),成為農村退伍軍人決戰(zhàn)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的大舞臺;通過實施“黨建+基地+民兵組織建設”模式,推動企業(yè)做大做強。如今,基地帶動872戶3288人致富,特別是336戶貧困戶脫貧走上致富路。在安置退伍軍人就業(yè)方面,王明禮注重凝聚擁軍情,根據退伍軍人的意愿,盡力把企業(yè)所在村的退伍軍人安排到基地就業(yè)。王明禮退伍三十多年始終與大山為伴,以退伍軍人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基地為家,奮戰(zhàn)在脫貧攻堅第一線,踐行著富國強軍的使命擔當,在退役人生的二次起航中留下了一道精彩的航線。
3.王貴武,男,1959年3月出生,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天津市銀座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1978年入伍,1980年底復員回鄉(xiāng),1997年成立天津銀座集團有限公司。20年前,他尊認了10位“98抗洪”烈士的母親為自己的母親,2008年,又尊認了在汶川地震搶險救災中犧牲的6位烈士母親,代替烈士為母親盡孝,他不僅從生活上扶持幫助烈士家庭,而且從情感上給予烈士母親安慰和精神力量,與母親們結下了深厚的母子情,這超越血緣、地域、時空的親情和孝心,已經延續(xù)了20年。在照顧烈士母親的同時,他還積極關心支持部隊建設,先后將大量資金投入雙擁工作。1999年,他捐獻100萬元,在家鄉(xiāng)建起了一座1600平方米的銀座學校。王貴武先后榮獲“天津市勞動模范”“天津市文明市民標兵”“天津市雙擁模范”“全國優(yōu)秀復員退伍軍人”“全國國防教育先進個人”“全國愛心獻功臣行動先進個人”等稱號,并榮獲首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全國十大孝親敬老楷模”,作為優(yōu)秀退役軍人代表參加了建國50周年、60周年國慶觀禮活動。
4.甘露,女,1969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廣東省廣州海關歸類分中心副調研員、海關三級關稅專家。
1991年從原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畢業(yè)后,到原廣州軍區(qū)高等??茖W校任教。2000年轉業(yè),分配到廣州海關關稅處,2001年3月調任至廣州海關歸類分中心工作至今。轉業(yè)18年來,甘露實現了從外行到專家、從軍人到海關關員的“華麗轉身”。自2008年起,甘露先后30次作為中國海關代表參加世界海關組織(wco)協(xié)調制度國際會議,并成為第一位擔任世界海關組織協(xié)調制度審議分委會主席、協(xié)調制度委員會主席的中國人,先后榮立海關綜合治稅工作個人二等功,獲評“全國模范軍隊轉業(yè)干部”“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海關榜樣”“廣東省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2017年5月,甘露同志當選為黨的十九大代表。
5.劉傳健,男,1972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四川省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飛行部重慶分公司飛行分部責任機長,b類教員、公司檢查員。
1991年入伍,2006年從部隊退役加入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現已安全飛行13926小時。飛行27年來,他始終牢記確保飛行安全這一最高職責,把安全飛行規(guī)章標準踏踏實實地落到每一個航班飛行的全過程,先后執(zhí)行過多個重要航班保障任務。他飛行品質高,安全記錄保持良好,未發(fā)生過一起人為原因導致的不安全事件。2018年5月14日駕駛3u8633航班于重慶江北機場起飛,進入成都區(qū)域,在9800米高空發(fā)生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緊急情況,生死關頭,他沉著果斷處置險情,確保了機上119名人員生命安全。
6.李志強,男,1964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沈陽黎明航空發(fā)動機有限責任公司高級技師。
1981年入伍,1983年退役,成為黎明航空發(fā)動機有限責任公司總裝車間的一名裝配工人,現任該公司發(fā)動機裝配廠總裝工段“李志強班”班長。李志強所在的總裝工段,肩負著航空裝備的裝配任務。李志強從提高團隊工作效率、縮短裝配周期入手,開創(chuàng)了所承擔產品裝配生產組織的先河。他相繼攻克了航空裝備裝配六大關鍵技術,實現工藝創(chuàng)新126項,自行研制工裝工具312件,推動技術創(chuàng)新項目32項,申報發(fā)明專利50余項,開展技術攻關項目106項,先后解決科研裝配技術難題52項,首創(chuàng)并推廣航空裝備管路校正與安裝的“李志強操作法”,提高裝配效率20%以上。李志強先后獲得2011年國務院頒發(fā)的政府特殊津貼,2011年遼寧省“五一獎章”2012年遼寧省勞動模范、2014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5年全國勞動模范、2017年“盛京金牌工匠”“遼寧工匠”等榮譽稱號。
7.吳洪甫,男,1941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河北省廣宗縣件只鄉(xiāng)槐窩村村民。
1959年入伍,1965年退役,退役前為空軍某部標圖員。1962年9月9日,一架美制“u—2”高空偵察機由平漂島上空竄入江西省鄱陽湖上空,吳洪甫迅速把“u—2”飛機的航跡標在標圖板上并傳給指揮部,三枚導彈直沖云霄,敵機瞬間便被擊落,這是世界上首次用導彈擊落“u—2”飛機,吳洪甫等人記大功一次。退役后,即使在兒子致殘、母親癱瘓、妻子股骨頭壞死、日常生活舉步維艱時,他也守口如瓶,從不向家人提當年戰(zhàn)斗經歷,也不向政府提要求。那時關于中國擊落“u—2”的故事,地方上傳得很離譜,村里有些人多次到家里要他證實或者講述相關細節(jié),但他總是說自己一直在后勤部門工作,這些事一點也不清楚。他把立功證書壓到箱底,嚴守國家機密和軍事機密37年。2011年7月被廣宗縣文明辦評為“廣宗好人”,2012年8月被邢臺市文明辦授予“邢臺好人”稱號,2018年9月榮獲中國好人榜“助人為樂好人”稱號。
8.吳惠芳,男,1960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江蘇省張家港市南豐鎮(zhèn)永聯(lián)村黨委書記。
1980年吳惠芳考入南京炮兵學院,畢業(yè)后到杭州某部隊工作,1984年參加邊境作戰(zhàn),1998年率領部隊赴九江抗洪搶險,2002年任駐浙某師政治部主任。2005年,吳惠芳選擇自主擇業(yè)回到家鄉(xiāng)永聯(lián)村,他勇于創(chuàng)新,探索建立適合城鎮(zhèn)化鄉(xiāng)村的治理模式,將過去村委會一元治理模式轉變?yōu)槎嘣⒘Ⅲw的鄉(xiāng)村治理結構;提出永聯(lián)村新農村建設“六個化”標準和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四美”標準,發(fā)展旅游業(yè)帶動致富。他恪盡職守,成立勞務公司,幫助多名低能勞動力就業(yè),每年籌集捐贈1000萬元關注幫助弱勢群體。永聯(lián)村先后獲得“全國文明村”“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他先后獲得“全國鄉(xiāng)村旅游致富帶頭人”“江蘇省優(yōu)秀共產黨員”“江蘇省最美復轉軍人”“江蘇省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
9.沈汝波(已故),男,1960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qū)先茂社區(qū)工作人員。
1978年入伍,1984年退役,在部隊期間定下“一生要做十萬件好事”的目標。退役后,沈汝波將每件舉手之勞的小事都認認真真做好,撿垃圾、掃樓道、巡小區(qū)、清廣告、掏水井等。他雖然離開了部隊,但依然保持軍人本色,一言一行嚴格要求自己,一心一意服務百姓、服務社會,即便被確診為食道癌,他做好事的腳步依舊沒有停下。2018年5月4日,當時還依靠儀器和藥物維持生命的沈汝波,做了一生中的最后一件好事:向來探望他的患病志愿者李永花捐出500元治療款。6月1日凌晨,沈汝波因病去世。隨著生命的定格,他的一生一共畫下2萬多個正字,做了11萬余件好事。
10.宋璽,女,1994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北京大學2012級本科生。
2015年入伍,前往南海某新兵訓練基地,在新兵訓練實戰(zhàn)考核中,以全優(yōu)成績加入海軍陸戰(zhàn)隊,成為一名偵察隊隊員。2016年底,在遠航的中國海軍第25批護航編隊中,宋璽作為唯一的90后巾幗陸戰(zhàn)隊員,赴亞丁灣、索馬里執(zhí)行護航任務。2017年5月至7月,她隨護航編隊執(zhí)行順訪任務,作為艦員代表參與了艦艇開放日引導、對外文化交流、甲板招待會等活動。宋璽以干練的作風、濃厚的藝術修養(yǎng)、流利的英文交流展現了大國海軍的良好形象。作為海軍陸戰(zhàn)隊退役軍人,也作為一名北京大學學生,2017年退役回校繼續(xù)學業(yè)的她受到社會關注,在青年人中起到了很好的正面引導作用。
11.張東堂,男,1953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原河南省澠池縣段村鄉(xiāng)四龍廟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1971年入伍,1977年3月退伍回鄉(xiāng)務農,先后擔任該縣段村鄉(xiāng)四龍廟村民兵連連長、村黨支部副書記、村委會主任和村黨支部書記。他始終牢記軍人本色,帶頭艱苦創(chuàng)業(yè),積極響應黨中央脫貧攻堅號召,結合實際,制定了“旅游興村、特色富民”的發(fā)展宗旨,主動訪民情、跑項目、謀出路,所在的四龍廟村由以往的落后貧困村一躍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2009年1月,張東堂被確診患膀胱癌,幾年內先后經歷六次化療,但他依然坦然面對,積極工作。張東堂同志被授予2017年“全國精準扶貧帶頭人”稱號、“感動中原”十大年度人物、河南省第六屆道德模范提名獎、2016年“感動天鵝城”十大人物、三門峽市脫貧攻堅優(yōu)秀黨支部書記等多項榮譽。
12.張保國,男,1965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山東省濟南市公安局特警支隊排爆中隊負責人。
1984年入伍,1999年9月從某部軍械雷達修理所轉業(yè)至山東省濟南市公安局工作,自參加工作就堅持戰(zhàn)斗在安檢排爆工作最前沿。20年來,他先后完成重大活動防爆安檢、備勤任務1200余次,成功處置涉爆現場110余次,排除爆炸裝置和可疑爆炸物140多個,鑒定、排除、銷毀各類炮彈、炸彈等4000多發(fā)(枚),銷毀廢舊雷管30余萬枚、導火導爆索51萬余米,用鮮血和生命為黨和人民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銅墻鐵壁。某次事故使得張保國全身8%的面積燒傷,落下七級傷殘,經過多次植皮、矯正手術,身上留下兩道50厘米長的疤痕。然而,時隔僅僅兩個月,尚未痊愈的張保國又站到了排爆工作崗位上。他被譽為人民生命財產的“守護神”,先后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全國優(yōu)秀人民警察”“全省公安系統(tǒng)模范人民警察”“山東省十大杰出青年”“濟南市道德模范”等稱號,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5次,三等功3次,2018年5月30日,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安部授予“全國公安系統(tǒng)一級英雄模范”榮譽稱號。
13.陳堃源,男,1985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江西省兵哥送菜實業(yè)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
2002年入伍,服役于武警江西總隊南昌市支隊,2010年退役。2014年,陳堃源成立了兵哥送菜實業(yè)有限公司,實行全面軍事化管理,努力打造一支效率高、執(zhí)行力強、退役不褪色的高素質兵哥團隊,公司員工80%為退役軍人、軍人家屬。2015年,陳堃源自主研發(fā)了兵哥智慧供應平臺管理系統(tǒng),將公司成功轉型為“互聯(lián)網+平臺管理”的電商企業(yè)。2016年,“兵哥”繼續(xù)創(chuàng)新,公司實現“互聯(lián)網+農產品”大流通,成為一家真正的“互聯(lián)網+退役軍人”的電商企業(yè)。他還致力打造江西最大的退役軍人及軍人家屬創(chuàng)業(yè)孵化基地,其中“退役軍人+”職業(yè)價值成長服務平臺為退役軍人提供職業(yè)規(guī)劃、專業(yè)技能培訓和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服務,為政府分擔退役軍人就業(yè)安置任務。目前已安置退役軍人和軍人親屬200多名,幫助30名退役軍人創(chuàng)業(yè)。
14.林上斗,男,1962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福建省尤溪縣梅仙鎮(zhèn)半山村黨支部書記。
1981年入伍,2015年3月從原南京軍區(qū)空軍某雷達旅旅長崗位退休,毅然拒絕大企業(yè)的橄欖枝,帶著黨組織關系回到家鄉(xiāng)。面對當時基礎條件差、財力薄弱、觀念落后的半山村,他帶領群眾轉變觀念,整治基礎設施,利用半山村優(yōu)質自然資源,發(fā)展特色鄉(xiāng)村旅游,建設美麗鄉(xiāng)村。兩年來,全村共接待游客4.5萬人,旅游產業(yè)收入達410多萬元,農民就業(yè)增收的空間得到拓展,吸引很多在外打工的農民陸續(xù)回鄉(xiāng),在家門口就業(yè)。半山村先后獲得“全國首個中華鷺鳥保護地”、省級“美麗鄉(xiāng)村示范村”等稱號。
15.周曉東,男,1966年9月出生,群眾,海南省華光漁業(yè)科技有限公司總農藝師。
1987年入伍在某部隊農場種植水稻,1990年退役后繼續(xù)從事農作物育種工作。退役28年來,周曉東輾轉遼寧、黑龍江、天津、海南、四川等省市,潛心研究春小麥、水稻育種的跨緯度種植,收集整理3萬多份水稻、小麥種質資源,建立全球首個私人種源庫,解決了春小麥抗倒伏的世界難題,取得了再生稻、北稻南移等突破性的成果,獲得國審品種兩個,累計為國家增產糧食10億公斤。小麥育種被認定為農業(yè)公益事業(yè),作為“個體科研戶”的周曉東堅持30年把公益事業(yè)當成自己的事業(yè),他選育的小麥良種得到了當地農民的自然推廣,使農民受益、國家受益。他不忘初心,關心支持部隊建設,在服務官兵、服務部隊方面作出突出貢獻。
16.鄭璐,男,1982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內蒙古自治區(qū)烏海市電業(yè)局輸電管理處高級技師。
2000年入伍,2002年退役,曾是武警鄂爾多斯支隊機動中隊的一名戰(zhàn)士,現成為全國電力行業(yè)的技術能手,從事著電網中高壓輸電線路的維護檢修工作。每天鄭璐身穿迷彩服、肩挎望遠鏡,行走在高山沙漠、戈壁荒原,用雙腳丈量著1400多公里的輸電線路。鄭璐帶領團隊創(chuàng)造了連續(xù)4069天安全生產無事故的記錄,2011年、2015年創(chuàng)造了內蒙古地區(qū)220千伏線路“零故障、零跳閘”記錄,設備可用率年年都保持在99.8%以上。他研制的“電動硅橡膠絕緣子清掃器”,可在輸、變電設備帶電運行情況下,對臟污絕緣子進行清掃,一年可創(chuàng)造經濟效益33多萬元。為使輸電檢修更加安全高效,鄭璐摸索出了一套工具加工、技術革新、管理創(chuàng)新的工作方法,開發(fā)出多項管理型創(chuàng)新成果,其中“圖文并茂的電子臺賬”“四季維護網絡圖”等使輸電管理達到流程化、標準化、精細化。他被評為“全國電力行業(yè)技術能手”“全國優(yōu)秀復轉軍人”,榮獲“自治區(qū)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青年崗位能手”榮譽稱號,“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17.胡晨(已故),男,1987年9月出生,安徽省樅陽縣雨壇鎮(zhèn)雙豐村村民。
2004年入伍,服役于中國人民解放軍某后勤部隊,入伍兩年,第一年被評為優(yōu)秀學兵、第二年被評為優(yōu)秀士兵,2006年退役。2016年不幸患上了病毒性腦炎,2018年5月10日去世。在安徽省紅十字會器官捐獻協(xié)調員的見證下,合肥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器官獲取組織的專家立即進行手術,成功摘取胡晨的1個肝臟、1對腎臟和1雙角膜,植入5位患者的體(眼)內,使他們重獲新生。他是安徽省首例退役軍人捐獻器官者,年僅31歲。胡晨的無私大愛來自部隊培養(yǎng),也源于紅色家風。他的伯爺爺、叔爺爺參加過新四軍抗日,叔爺爺還參加過抗美援朝。新中國成立后,他的伯父、叔叔、堂哥、弟弟等,祖孫三代8人從軍,均在部隊表現優(yōu)異,多次立功。
18.徐文濤,男,1951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原沈陽軍區(qū)后勤史館館長。
1970年入伍,1973年入黨,大校軍銜,技術五級,高級工程師,2011年正式退休。在職期間,曾先后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02醫(yī)院副院長、某分部副部長等職,2004年主動辭去領導職務,擔起籌建后勤史館的重任。從一張白紙起步,他既當館長又兼編輯、設計師、工程師和文物征集員,僅用不到兩年時間,將原來機關廢棄的食堂改建成全軍第一座戰(zhàn)區(qū)級后勤史館,將一個3500平方米,擁有兩個綜合展廳、六個專業(yè)展館、2000多幅歷史圖片、500多件珍貴文物、5萬多文字說明的史館展現給大家。自2006年8月1日開館以來,徐文濤共接待參觀200余場次、觀眾20余萬人次,并親自擔任解說。他被群眾譽為全國數千個博物館中年齡最大、級別最高、最有魅力的講解員,被授予“感動沈陽十大人物”“遼寧省道德模范”“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全軍優(yōu)秀退休干部”“遼寧省國防教育先進個人”,原沈陽軍區(qū)“學雷鋒標兵”等稱號。
19.徐申權,男,1969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湖北省麻城市殯儀館火化工。
1987年入伍,作為部隊里為數不多的光學技師,曾多次立功受獎的他于2003年轉業(yè)到殯儀館,成為一名普通的火化工人。“干一行,就要專一行”,這是徐申權當兵多年的座右銘。他虛心好學,不懂就問,以館為家,在同事們的幫助下,很快熟練掌握了火化操作的全部技術,迅速成長為業(yè)務骨干。15年來,經他親手火化的遺體有1300多具,安撫喪屬5萬余人。在每一天的工作中,他從不與喪屬爭執(zhí)紅臉,從沒有出現一例差錯,被社會各界稱為殯儀戰(zhàn)線的“天堂使者”。工作之余,徐申權熱衷公益事業(yè)。2015年9月,他加入了麻城市義工聯(lián)組織,積極參加活動,足跡遍布麻城的各個鄉(xiāng)鎮(zhèn)、福利院、特教學校等,多次獲得“優(yōu)秀義工”稱號。轉業(yè)以來,徐申權多次被麻城市民政局評為“先進工作者”,先后被黃岡市評為民政系統(tǒng)先進個人、道德模范、麻城市“十佳共產黨員”,2015年,被湖北省政府表彰為“先進工作者”。
20.謝彬蓉,女,1971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重慶市支教教師。
1993年入伍,轉業(yè)前系空軍某試驗訓練基地高級工程師,技術七級,大校軍銜,在內蒙古額濟納旗艱苦邊遠地區(qū)工作20年,2013年轉業(yè)后選擇自主擇業(yè)。2014年初,謝彬蓉從四川省涼山州美姑縣團委管理的網站看到“苦蕎花開支教團”的社會公益組織信息,得知該地區(qū)長期需要能吃苦、有愛心、負責任的社會公益人士接力支教。這一信息激起了她當年因參軍沒能如愿從教的夢想,于是,謝彬蓉決定前往海拔3000多米的涼山地區(qū)義務支教。自此就像一只候鳥,每逢學校開學她就離開繁華的重慶,“飛”到山里與孩子們在一起,一待就是幾個月,沒有長假她一般不“出山”,因為出去一趟要花上兩天。
【聚焦】 如何做好樅陽在線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看看網友們怎么說……
為更好地提高辦站辦網水平,
以新業(yè)績新成就喜迎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8月3日上午,縣委宣傳部召開樅陽在線新版上線
暨微信公眾號開通兩周年座談會。
縣委宣傳部分管負責人、樅陽報社全體同志、
縣直部分單位新聞戰(zhàn)線工作者、
縣內部分網站或公眾號負責人等參加會議。
會議匯報了樅陽在線改版情況、
樅陽在線微信公眾號兩周年運行情況,
與會人員就如何做好樅陽在線新版網站和
樅陽在線微信公眾號等工作紛紛提出意見或建議。
會議指出,管理好樅陽在線網站和微信公眾號要做到“四化聯(lián)動”,即美化頁面、細化內容、優(yōu)化后臺、開展常態(tài)化活動。新聞信息內容要豐富多采,做到“快捷、量大、優(yōu)質”,同時還要兼顧好開放性和互動性。要發(fā)揮好網絡互動的優(yōu)勢,把社情民意反映上來,盡最大可能凈化、優(yōu)化網上輿論環(huán)境。要全方位關注民聲訴求,多為群眾解疑釋惑,在政府與網民之間架起理解和溝通的橋梁??h內各網絡媒體要開展主旨鮮明的活動,進一步加強合作交流,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為迎接黨的十九大,為“四個樅陽”建設營造健康、和諧、向上的輿論氛圍。
據悉,樅陽在線新版網站于7月19日上線試運行,改版后的樅陽在線首頁,采用了寬屏和大字號,各欄目布局更明晰,且大量留白,更顯簡約、明朗、大氣。樅陽在線微信公眾號作為樅陽在線網站的延伸和補充部分,將以更獨特的視角分析、更新穎的報道方式、更貼近受眾的話語體系,重新整合新聞資源,更加關注受眾訴求,更好地服務廣大網民。
各位網絡大咖在會上提了哪些建議呢?
小編整理了部分
現與大家分享一下
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議
也可以在微信后臺留言
歡迎大家多提意見
樅陽在線微信公眾號比較注重新聞內容的發(fā)布,建議增強服務功能,應發(fā)布更多便民利民的信息,以貼近大眾、服務大眾來留住粉絲。
整體風格應保持嚴肅但不失于活潑,標題應更簡潔有力,給讀者最佳的閱讀體驗。
可以學習“人民日報”、“新華社”等大號的微信風格,突出政治性、權威性、服務性,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
應培養(yǎng)專職的攝影記者,建立自己的圖庫。
多開展專題文化宣傳活動,注重樅陽傳統(tǒng)文化的宣傳。
樅陽在線微信內容豐富,既有權威性又很接地氣,可以和民間自媒體加強合作,開展聯(lián)合采訪活動。
策劃一些特色活動,以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加強與網友的互動。
樅陽在線網站新版很大氣,但只是局限于電腦pc端,希望樅陽在線手機客戶端早日上線,這樣大家可以更方便更快捷地瀏覽網頁,隨時隨地都能了解樅陽的新聞。
樅陽車主注意啦!近期超100萬輛車被召回,快看你中招沒
10月底、11月初,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發(fā)布一系列召回公告,超100萬輛車召回,涉及多個品牌!有沒有你的愛車?快來一起來看看。
奔騰、馬自達6
日前,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自2018年12月28日起召回以下車輛,共計280022輛。
(一) 2011年1月4日至2011年4月11日期間生產的部分奔騰B70汽車,共計10906輛;
(二) 2013年9月2日至2016年1月4日期間生產的部分奔騰X80汽車,共計133350輛;
(三) 2013年9月4日至2015年9月19日期間生產的部分奔騰B90汽車,共計6124輛;
(四)2013年9月2日至2016年3月31日期間生產的部分馬自達6汽車,共計129642輛。
召回原因
本次召回范圍內的部分車輛由于燃油泵零件原因,在車輛使用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燃油泵碳刷與換向器的異常磨損,當磨損到一定程度會產生泵油中斷,導致車輛行駛中熄火,存在安全隱患。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委托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為召回范圍內的車輛免費更換改進后的新型燃油泵,以消除安全隱患。
召回措施
杰德(JADE)
日前,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自即日(11月13日)起,召回2017年5月5日至2017年6月21日生產的部分2018款杰德(JADE)汽車,共計4143輛。
召回原因
由于供應商制造原因,本次召回范圍內部分車輛的天窗玻璃底涂不滿足規(guī)范要求,導致玻璃附著力降低,極端情況下天窗玻璃可能脫落,存在安全隱患。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將對召回范圍內的車輛進行檢查,并為存在問題的車輛免費更換天窗玻璃總成,以消除安全隱患。
召回措施
進口道奇酷威、克萊斯勒300C、
Jeep自由光汽車
日前,克萊斯勒(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自2018年10月30日起,召回以下進口道奇酷威、克萊斯勒300C、Jeep自由光汽車,共計74479輛。
(一)2013年6月19日至2016年12月2日期間生產的部分2014-2017年款進口道奇酷威汽車,共計54476輛;
(二)2013年8月12日至2016年8月9日期間生產的部分2014-2017年款進口克萊斯勒300C汽車,共計6782輛;
(三)2013年8月7日至2015年1月24日期間生產的部分2014-2015 年款進口Jeep自由光汽車,共計13221輛。
召回原因
此次召回范圍內的部分車輛由于動力控制模塊處理策略問題,在CAN-C 網絡意外短路造成通訊失效情況下,無法通過設定按鍵關閉巡航功能。如果CAN-C 網絡發(fā)生短路時,正好車輛巡航激活而車速低于設定的巡航速度,車輛可能會保持當前速度或加速,此時如果駕駛員沒有換到空檔或剎車停止車輛,可能導致車輛在沒有報警的情況下發(fā)生碰撞,存在安全隱患??巳R斯勒(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將為召回范圍內車輛免費升級優(yōu)化后的動力系統(tǒng)控制模塊軟件,以消除安全隱患。
召回措施
進口菲躍
日前,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自2018年10月30日起,召回2013年6月23日至2014年4月24日期間生產的部分2014年款進口菲躍汽車,共計1217輛。
召回原因
此次召回范圍內的部分車輛由于動力控制模塊處理策略問題,在CAN-C 網絡意外短路造成通訊失效情況下,無法通過設定按鍵關閉巡航功能。如果CAN-C 網絡發(fā)生短路時,正好車輛巡航激活而車速低于設定的巡航速度,車輛可能會保持當前速度或加速,此時如果駕駛員沒有換到空檔或剎車停止車輛,可能導致車輛在沒有報警的情況下發(fā)生碰撞,存在安全隱患。廣汽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有限公司將為召回范圍內車輛免費升級優(yōu)化后的動力系統(tǒng)控制模塊軟件,以消除安全隱患。
召回措施
進口斯泰威
日前,阿爾法羅密歐(上海)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將自2018年11月3日起,召回2018年3月7日至2018年6月22日期間生產的部分進口2018年款斯泰威四葉草豪華運動SUV(Stelvio QV)汽車,共計22輛。
召回原因
本次召回范圍內的車輛由于發(fā)動機冷卻系統(tǒng)軟管使用了不正確的材料,軟管在冷卻液壓力下可能開裂,造成冷卻液泄漏,導致發(fā)動機過熱,極端情況下造成發(fā)動機損壞并失去動力,存在安全隱患。阿爾法羅密歐(上海)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將為召回車輛免費更換使用了正確材料的發(fā)動機冷卻系統(tǒng)軟管,以消除安全隱患。
相關用戶在車輛召回維修前應謹慎駕駛,如果發(fā)現故障燈點亮、冷卻液減少,應盡快與阿爾法羅密歐授權經銷取得聯(lián)系。用戶應在召回行動開始后盡快聯(lián)系經銷商進行維修。
召回措施
進口力獅、傲虎
日前,斯巴魯汽車(中國)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將自2018年11月23日起,召回部分進口力獅、傲虎系列汽車,共計76616輛。具體如下:
(一)2009年5月26日至2014年7月14日期間生產的部分進口2010-2014年款力獅系列汽車,共計9632輛;
(二)2009年7月31日至2014年8月29日期間生產的部分進口2010-2014 年款傲虎系列汽車,共計66984輛。
召回原因
本次召回范圍內部分車輛由于生產過程中的偏差,電子駐車制動器控制單元內部基板上的電容器或傳感器部件的強度不足。在車輛使用過程中會出現電子駐車制動器失效、低速行駛時出現駐車制動器意外瞬間制動的現象,存在安全隱患。斯巴魯汽車(中國)有限公司將為召回范圍內的車輛免費更換改進后的電子駐車制動器執(zhí)行器,以消除安全隱患。
召回措施
進口起亞極睿
日前,現代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自2018年12月10日起,召回2016年10月4日至2017年7月14日生產的進口起亞極睿汽車,共計1410臺。
召回原因
本次召回范圍內的部分車輛,由于動力繼電器總成(PRA)內部主繼電器觸點接觸壓力下降,導致電阻上升和發(fā)生熱化,可能引發(fā)火災,存在安全隱患。現代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將對召回范圍內的車輛免費更換改進后的主繼電器,如果動力繼電器總成已發(fā)生熱化則更換動力繼電器總成,以消除安全隱患。
召回措施
普銳斯(Prius)
日前,四川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授權、委托四川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長春豐越公司向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自2019年1月31日起,召回2011年12月20日至2014年1月28日生產的普銳斯(Prius)汽車,共計3210輛。
召回原因
本次召回范圍內部分車輛,因混合動力系統(tǒng)控制程序不完善,在車輛急加速等高負荷行駛過程中電力變換器升壓回路的元器件發(fā)生損壞時,車輛本應進入安全行駛模式,有時卻無法進入。造成車輛警告燈點亮,混合動力系統(tǒng)可能停止工作,導致車輛動力中斷,存在安全隱患。四川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長春豐越公司將為召回范圍內的車輛修正混合動力系統(tǒng)控制程序,以消除安全隱患,并為相關車輛的電力變換器模塊提供15年不限制行駛距離的免費保修。
召回措施
納智捷
日前,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分批召回以下汽車,共計145402輛。
(一)即日(10月26日)起,召回2013年4月16日至2013年12月31日生產的部分納智捷 納5汽車,共計10157輛。
(二)2019年4月12日起,召回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生產的部分納智捷 納5、納智捷 優(yōu)6 SUV汽車,共計43478輛。
(三)2019年10月11日起,召回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8月18日生產的部分納智捷 納5、納智捷 優(yōu)6 SUV汽車,共計91767輛。
召回原因
本次召回范圍內車輛的副駕駛席乘員安全氣囊裝配了高田公司生產的未帶干燥劑的硝酸銨氣體發(fā)生器。在安全氣囊展開時,氣體發(fā)生器可能發(fā)生異常破損,導致碎片飛出,傷及車內人員,存在安全隱患。東風裕隆汽車有限公司將免費對涉及車輛更換改進型的副駕駛席乘員安全氣囊總成,以消除安全隱患。
召回措施
全新途勝
日前,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自2018年10月29日起,召回2015年8月17日至2018年9月18日期間生產的搭載1.6T發(fā)動機的全新途勝汽車,共計400377輛。
召回原因
本次召回范圍內部分車輛由于設計原因,車輛持續(xù)在低溫環(huán)境下短距離行駛時,發(fā)動機機油液面會增高,機油液面增高到一定程度時可能出現發(fā)動機故障指示燈點亮,如果在這種狀態(tài)下持續(xù)運行車輛可能造成發(fā)動機損壞,存在安全隱患。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將免費為召回范圍內的車輛升級發(fā)動機ECU程序,并在暖通出口管路內加裝襯套,抑制機油液面增高,消除安全隱患。另外,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對由此問題造成的發(fā)動機故障提供終身免費質量保修。
召回措施
進口奧迪R8
日前,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將自即日(10月23日)起,召回2016年4月18日至2017年11月9日生產的部分進口奧迪R8汽車,共計207輛。
召回原因
本次召回范圍內的部分車輛,在賽道上進行極端激烈駕駛過程中,在高油溫、高變速箱輸入速度和極端的橫向加速度共同作用下,變速箱通氣系統(tǒng)中的變速箱油可能因膨脹而少許漏出。漏出的變速箱油與發(fā)動機的高溫零件接觸,嚴重時可能導致冒煙,極端情況下可能導致起火,存在安全隱患。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將委托奧迪特許經銷商為召回范圍內的車輛免費更換改進后的變速箱通氣管,以消除安全隱患。
召回措施
進口M級、GL級、GLE SUV、
GLS SUV和S級梅賽德斯-奔馳
日前,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自即日(10月23日)起,召回部分進口M級、GL級、GLE SUV、GLS SUV和S級汽車,具體信息如下:
(一)召回部分2011年10月6日至 2016年5月31日期間生產的M級、GL級、GLE SUV和GLS SUV汽車,共計2319輛。
召回原因
本次范圍內部分車輛安裝的主動式防側傾穩(wěn)定系統(tǒng)中的油位可能不滿足規(guī)范。在極端駕駛條件下,當主動式防側傾穩(wěn)定系統(tǒng)中的油位低于最低值時,油壺里的油液可能形成泡沫。油液泡沫可能通過油壺密封帽上的通風孔泄漏并噴到排氣系統(tǒng)的高溫部件上,不能排除發(fā)生火災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會為召回范圍內的車輛更換優(yōu)化的油壺密封帽,防止油液泡沫泄漏,并且為主動式防側傾穩(wěn)定系統(tǒng)油位低的車輛補充添加油液,以消除安全隱患。
(二)召回部分2017年9月5日到2018年2月8日期間生產的S級汽車,共計3240輛。
召回原因
本次召回范圍內的部分車輛上預熔保險絲盒中兩個電極棒上的螺母可能未安裝,可能導致電極棒之間的電阻增加,增加了起火的風險。另外,電極棒之間的不穩(wěn)定連接也可能影響車輛的其他功能,如發(fā)動機的運轉等,存在安全隱患。梅賽德斯-奔馳(中國)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會為召回范圍內車輛檢查預熔保險絲盒,如果缺少電極棒上的螺母則更換預熔保險絲盒。
召回措施
思銘、艾力紳、思鉑睿
日前,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自即日(10月23日)起,召回部分思銘、艾力紳、思鉑睿汽車,共計31660輛,具體如下:
(一)2013年10月28日至2015年8月21日期間生產的2014-2015款思銘(CIIMO)汽車,數量為14342輛;
(二)2013年9月5日至2015年11月19日期間生產的部分2014-2015款艾力紳(ELYSION)汽車,數量為15278輛;
(三)2013年11月1日至2014年5月14日期間生產的2014款思鉑睿(SPIRIOR)汽車,數量為2040輛。
召回原因
本次召回范圍內車輛的乘員側前氣囊安裝了高田公司生產的未帶干燥劑的硝酸銨氣體發(fā)生器。在氣囊展開時,氣囊的氣體發(fā)生器可能發(fā)生異常破損,導致碎片飛出,傷及車內人員,存在安全隱患。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將為召回范圍內的車輛免費更換改進后的乘員側前氣囊氣體發(fā)生器,以消除安全隱患。
召回措施
北京80型汽車
日前,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自即日(10月23日)起,召回2015年10月14日至2018年2月26日生產的部分北京80型汽車,共計2959輛。
召回原因
本次召回范圍內部分車輛的副駕駛位氣囊裝配了高田公司生產的未帶干燥劑的硝酸銨氣體發(fā)生器。在氣囊展開時,氣體發(fā)生器可能發(fā)生異常破損,導致碎片飛出,傷及車內人員,存在安全隱患。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將為召回范圍內的車輛免費更換改進后的副駕駛位氣囊,以消除安全隱患。
召回措施
進口寶馬及迷你汽車
日前,寶馬(中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根據《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決定自即日(10月23日)起,召回2018年4月10日至2018年6月13日期間生產的部分進口BMW 118i、120i、125i、220i、225i、320i、330i、425i、430i、440i、525i、530i、540i、630i、640i、730Li、740Li、M140i、M240i、MINI Cooper、MINI Cooper S、MINI JCW汽車,共計3939輛。
召回原因
本次召回范圍內車輛的曲軸位置傳感器由于供應商制造失誤,傳感器固件內置程序存在錯誤,可能輸出錯誤的信號,在某些工況下,不能排除故障車輛行駛中熄火的可能性,存在安全隱患。寶馬(中國)汽車貿易有限公司將免費為召回范圍內的車輛更換改良后的曲軸位置傳感器,以消除安全隱患。庫存車輛將在消除缺陷后再進行銷售。
召回措施
瑞風S5
自2018年11月1日起,召回2012年12月19日至2016年12月23日生產的部分瑞風S5汽車,共計51893輛。
召回原因
本次召回范圍內的部分車輛由于燃油泵零件原因,在車輛使用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燃油泵碳刷與換向器的異常磨損,當磨損到一定程度會產生泵油中斷,導致車輛行駛中熄火,存在安全隱患。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將為召回范圍內的車輛免費更換改進后的新型燃油泵,以消除安全隱患。
召回措施
來 源 /工人日報、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網站
合肥計劃新增24個城市閱讀空間定址
今年合肥市新增城市閱讀空間工作有新進展。8月24日,記者了解到,目前,瑤海、蜀山、廬陽、包河區(qū)計劃新增的24個城市閱讀空間已完成選址。此前,合肥市已建成開放的23個城市閱讀空間,今年累計接待讀者181.3萬人次。
記者從相關區(qū)文化局了解到,目前,瑤海區(qū)新增城市閱讀空間正在招標,包河區(qū)新增城市閱讀空間已于8月22日開標。廬陽區(qū)計劃新建的城市閱讀空間完成了設計招標,施工招標及運營招標還沒開始。蜀山區(qū)新增城市閱讀空間項目處在招標文件編制階段,預計近期會有3處城市閱讀空間施工掛網招標。除了已確定選址的項目之外,其他區(qū)縣也有一批項目正在積極籌備當中。
合肥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7月31日,合肥市已建成開放的23個城市閱讀空間,今年累計接待讀者181.3萬人次,辦理讀者證2萬多張,圖書外借冊次25.3萬冊次,舉辦活動1077場次。城市閱讀空間滿足了不同階層、不同類型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實增加了群眾文化“質的獲得感”。
今年計劃新建24個城市閱讀空間 已完成選址
包河區(qū)6個 常青街道金寨南路社區(qū)點;蕪湖路街道閱讀點;駱崗街道包河花園點;淝河鎮(zhèn)濱江花月閱讀點;大圩鎮(zhèn)金葡萄家園閱讀點;煙墩街道順園閱讀點。
蜀山區(qū)7個 龍圖路翠庭院北門社區(qū)用房;東至路綠怡居小區(qū)東門社區(qū)用房;岳西路岳西新村東門門面房2、3樓;創(chuàng)新大道與磨子潭路交口向西南崗鎮(zhèn)國際公館門面房3樓;水湖路二里街社區(qū)辦公樓;三郢路與洪崗路交口蜀山區(qū)文化館2樓;天鵝湖建設體育中心負一層。
瑤海區(qū)5個 新安江路和龍崗路交口東北角一、二樓;合肥市瑤海區(qū)幸福南路28號一樓;和平路與螺絲崗路交口東南角和沁園小區(qū)商業(yè)二樓;瑤海區(qū)樅陽路301號一樓;瑤海區(qū)長江東路180號7號樓A區(qū)。
廬陽區(qū)6個 阜南路六安路小學大門西邊的六安路小學城市閱讀空間;長江中路四十二中東邊的四十二中學城市閱讀空間;益民街的七桂塘人防納涼點城市閱讀空間;宿州路的融僑觀邸城市閱讀空間;阜陽北路美景人家小區(qū)內的美景人家城市閱讀空間;和禹王亭路暢和家園綜合樓內的暢和家園城市閱讀空間。
(獲取更多合肥樓市最新信息請關注:合肥城記)
百度推廣-SEM的真正意義是什么?
予以為SEM在于:
一、網絡營銷的核心部分,管理的預算多,渠道也越來越多。
二、SEM以及其他SEO/新媒體/電商等,都是漏斗營銷。
傳統(tǒng)行業(yè)流程:展現-點擊-抵達-瀏覽-接入-對話-線索-邀約-來訪-成交;
電商平臺流程:展現-點擊-抵達-瀏覽-注冊-購物車-訂單-付款;
APP流程:展現-點擊-下載-注冊-激活-留存。
三、要想做好SEM,關鍵在于境界的提高,從推廣提高到營銷,推廣更多是花錢,完成了投放,效果未必滿意。
營銷是對銷售結果負責的氛圍營造,對結果影響最大的,主要是漏斗營銷流程中的后端。例如廣告創(chuàng)意的質量、著陸頁面策劃、以及客服話術水平等,所以SEM都是把重點放在營銷策劃上。
一句話就是,花錢買流量。
一般的理解SEM由四部分工作組成
一、 競價排名,顧名思義就是網站付費后才能被搜索引擎收錄,付費越高者排名越靠前;而在國內最流行的點擊付費搜索引擎有百度,360,搜狗,神馬等。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做了PPC (Pay Per Click,按照點擊收費)付費廣告和競價排名,最好也應該對網站進行搜索引擎優(yōu)化設計,并將網站登錄到各大免費的搜索引擎中。
二、 購買關鍵詞廣告,即在搜索結果頁面顯示廣告內容,實現高級定位投放,用戶可以根據需要更換關鍵詞,相當于在不同頁面輪換投放廣告;
三、 搜索引擎優(yōu)化(SEO),就是通過對網站優(yōu)化設計,使得網站在搜索結果中靠前。 搜索引擎優(yōu)化(SEO)又包括網站內容優(yōu)化、關鍵詞優(yōu)化、外部鏈接優(yōu)化、內部鏈接優(yōu)化、代碼優(yōu)化、圖片優(yōu)化、搜索引擎登錄等。
四、 PPC( Pay Per call,按照有效通話收費 ),比如:“TMTW來電付費”,就是根據有效電話的數量進行收費。購買競價廣告也被稱做PPC。百度說的P4P也就是這個意思。
目前,SEM正處于發(fā)展階段,它將成為今后專業(yè)網站直到電子商務發(fā)展的必經之路。
安徽3位副廳級官員有了新職務
安徽省發(fā)改委產業(yè)協(xié)調處原處長徐志已任安徽省委軍民融合發(fā)展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
據安徽省發(fā)改委官方網站顯示,徐志已任安徽省委軍民融合發(fā)展委員會副主任(副廳級)職務。
徐志簡歷
徐志,男,1972年1月出生,安徽樅陽人,1994年7月參加工作,在職碩士研究生,中共黨員。
歷任省電力設計院技術員、助工;省計委基礎處、交能處辦事員、科員,基礎處副主任科員;省發(fā)展改革委能源局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能源辦主任科員,辦公室主任科員、黨組秘書、辦公室副主任;省能源局電力處副處長、處長;省發(fā)展改革委產業(yè)處處長(其間2017.11至今掛職任阜南縣委常委、副縣長);現任省委軍民融合發(fā)展委員會副主任(副廳級),省發(fā)展改革委產業(yè)處處長。
據安徽先鋒網7月14日發(fā)布干部任前公示顯示:
徐志,男,漢族,46歲,籍貫、出生地樅陽,在職研究生學歷,經濟學碩士,中共黨員,現任省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yè)協(xié)調處處長,擬任省委軍民融合發(fā)展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副廳級)。
安徽省委政法委研究室原主任王祥榮已任安徽省信訪局副局長
據安徽省信訪局官方網站局領導介紹顯示,王祥榮已任安徽省信訪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王祥榮簡歷
王祥榮,男,漢族,1966年8月出生,安徽長豐人。1987年8月參加工作,1989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研究生學歷,文學碩士。
1984年9月—1987年7月,長豐縣師范學校學習;1987年8月—1998年9月,長豐縣孔店中學任教(其間,參加安徽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先后獲安徽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本科學歷);1998年9月—2001年7月,安徽師范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字學專業(yè)碩士研究生;2001年7月—2009年7月,任省委政法委辦公室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2009年7月—2012年2月,任省委政法委辦公室副主任;2012年2月—2018年7月,任省委政法委研究室主任(其間,2015年10月—2017年8月,掛職任利辛縣委常委、副縣長);2018年7月起,任省信訪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安徽省統(tǒng)計局原副局長倪勝如已任安徽省人民政府發(fā)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據公開報道,8月10日,安徽省政府發(fā)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黨組成員倪勝如一行到“天翅創(chuàng)”眾創(chuàng)空間考察指導,合肥市政府政策研究室調研員黃傳霞、高新區(qū)發(fā)展研究中心人員陪同調研,空間工作人員熱情接待。
上述信息顯示,安徽省統(tǒng)計局原副局長倪勝如已任安徽省人民政府發(fā)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倪勝如簡歷
倪勝如,男,漢族,1965年8月出生,安徽無為人,199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6年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計劃統(tǒng)計專業(yè)。
1986年至1995年先后任安徽省統(tǒng)計局綜合處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
1995年任安徽省統(tǒng)計局綜合處副處長,
2000年任安徽省統(tǒng)計局考核辦主任,
2003年至2007年任安徽省統(tǒng)計局設管處處長,
2007年8月任安徽省統(tǒng)計局黨組成員、總統(tǒng)計師,
2009年6月任安徽省統(tǒng)計局副局長(其間: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掛職任合肥市政府副市長)。
來源:安徽省發(fā)改委官網、安徽省信訪局官網、人民網、決策雜志
版權聲明: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lián)系
來源:中安在線
“最美退役軍人”二十名候選人公示名單發(fā)布
央視網消息:根據中央宣傳部和退役軍人事務部共同開展的“最美退役軍人”學習宣傳活動安排部署,近期31個省(區(qū)、市)黨委宣傳部和民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聯(lián)合推薦了67名人選。按照優(yōu)中選優(yōu)、弘揚社會主旋律、體現軍人本色的原則,我們從中遴選了20名“最美退役軍人”候選人?,F將候選人名單及簡要事跡予以公示。
公示期間對公示對象有異議,可來電反映,反映情況必須實事求是,明確具體,應告知真實姓名、工作單位和聯(lián)系方式,對線索不清的匿名電話,公示期間不予受理。本公示期限為5天,從2018年10月22日至2018年10月26日。
宋璽,女,1994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北京大學2012級本科生。
2015年入伍,前往南海某新兵訓練基地。在新兵訓練的實戰(zhàn)考核中,以全優(yōu)成績加入海軍陸戰(zhàn)隊,成為一名偵察隊隊員。2016年底,在遠航的中國海軍第25批護航編隊中,宋璽作為唯一的90后巾幗陸戰(zhàn)隊員,赴亞丁灣、索馬里執(zhí)行護航任務。2017年5月至7月,她隨護航編隊執(zhí)行順訪任務,作為艦員代表參與了艦艇開放日引導、對外文化交流、甲板招待會等活動。宋璽用干練的作風、濃厚的藝術修養(yǎng)、流利的英文交流展現了大國海軍的良好形象。作為海軍陸戰(zhàn)隊退役軍人,也作為一名北京大學學生,2017年退役回校繼續(xù)學業(yè)的她受到社會關注,起到了很好的正面引導作用。
王貴武,男,1959年3月出生,中國民主建國會黨員,天津市銀座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1978年入伍,1980年底復員回鄉(xiāng),1997年成立天津銀座集團有限公司。20年前,他尊認了10位98抗洪烈士的母親為自己的母親,2008年,又尊認了在汶川地震搶險救災中犧牲的6位烈士母親,替烈士為母親盡孝,他不僅從生活上扶持幫助烈士的家庭,而且從情感上給予烈士母親安慰和精神力量,與母親們結下了深厚的母子情。這超越血緣、地域、時空的親情和孝心,已經延續(xù)了20年。在照顧烈士母親的同時,他還積極關心支持部隊建設,先后將大量資金投入雙擁工作。1999年,他捐獻100萬元,在家鄉(xiāng)建起了一座1600平方米的銀座學校。王貴武同志先后榮獲“天津市勞動模范”、“天津市文明市民標兵”、“天津市雙擁模范”、“全國優(yōu)秀復員退伍軍人”、“全國國防教育先進個人”、“全國愛心獻功臣行動先進個人”等稱號,并榮獲首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全國十大孝親敬老楷?!?作為優(yōu)秀退役軍人代表參加了建國50周年、60周年國慶觀禮活動。
謝彬蓉,女,1971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重慶市支教教師。
1993年入伍,轉業(yè)前系空軍試驗訓練基地二試驗區(qū)高級工程師,技術七級,大校軍銜,在內蒙古額濟納旗艱苦邊遠地區(qū)工作20年,2013年轉業(yè)后選擇自主擇業(yè)。2014年初,謝彬蓉從四川省涼山州美姑縣團委管理的網站看到“苦蕎花開支教團”的社會公益組織信息,得知該地區(qū)長期需要能吃苦、有愛心、負責任的社會公益人士,前往艱苦地區(qū)接力支教行動。這一信息激起了她當年因參軍沒能如愿從教的夢想,于是,謝彬蓉決定前往海拔3000多米的涼山地區(qū)義務支教。自此就像一只候鳥,每逢學校開學她就離開繁華的重慶,“飛”到山里與孩子們在一起,一待就是幾個月,沒有長假她一般不“出山”,因為出去一趟要花上兩天。
吳洪甫,男,1941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河北省廣宗縣件只鄉(xiāng)槐窩村村民。
1959年入伍,1965年退役。退役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某部隊的一名標圖員。1962年9月9日,一架美制“U—2”高空偵察機由平漂島上空竄入江西省鄱陽湖上空,吳洪甫迅速把“U—2”飛機的航跡標在標圖板上并傳給指揮部,三枚導彈直沖云霄,敵機瞬間便被擊落,這是世界上首次用導彈擊落“U—2”飛機,吳洪甫等人記大功一次。退役后,即使在兒子致殘、母親癱瘓、妻子股骨頭壞死,日常生活舉步維艱時,他也守口如瓶,從不向家人提當年戰(zhàn)斗經歷,也不向政府提要求。那時關于中國擊落“U—2”及美國無人駕駛機的故事,地方上傳得很離譜,村里有些人多次到家里要他證實或者講述相關細節(jié),但他總是說自己一直在后勤部門工作,這些事一點也不清楚。他把立功證書壓到箱底,嚴守國家機密和軍事機密37年。2011年7月被廣宗縣文明辦評為“廣宗好人”,2012年8月被邢臺市文明辦授予“邢臺好人”稱號,2018年9月榮獲中國好人榜“助人為樂好人”稱號。
沈汝波(已故),1960年7月出生,男,中共黨員,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qū)先茂社區(qū)工作人員。
1978年入伍,1984年退役,在部隊期間定下“一生要做十萬件好事”的目標。退役后,沈汝波將每件舉手之勞的小事都認認真真做好,撿垃圾、掃樓道、巡小區(qū)、清廣告、掏水井等。他雖然離開了部隊,但依然保持軍人本色,一言一行嚴格要求自己,一心一意服務百姓、服務社會,即便被確診為食道癌,他做好事的腳步依舊沒有停下。2018年5月4日,當時還依靠儀器和藥物維持生命的沈汝波,做了一生中的最后一件好事:向來探望他的患病志愿者李永花捐出500元治療款。6月1日凌晨,沈汝波因病去世。隨著生命的定格,他的一生一共畫下2萬多個正字,做了11萬余件好事。
徐文濤,男,1951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遼寧省原沈陽軍區(qū)后勤史館館長。
1970年入伍,1973年入黨,大校軍銜,技術五級,高級工程師,2011年正式退休。在職期間,曾先后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02醫(yī)院副院長、某分部副部長等職,2004年主動辭去領導職務,擔起籌建后勤史館的重任。從一張白紙起步,他既當館長又兼編輯、設計師、工程師和文物征集員,僅用不到兩年時間,將原來機關廢棄的食堂,改建成了全軍第一座戰(zhàn)區(qū)級后勤史館,將一個3500平方米,擁有兩個綜合展廳、六個專業(yè)展館、2000多幅歷史圖片、500多件珍貴文物、5萬多文字說明的史館展現給大家。自2006年8月1日開館以來,徐文濤共接待參觀200余場次、觀眾20余萬人次,并親自擔任解說。他被群眾譽為全國數千個博物館中年齡最大、級別最高、最有魅力的講解員,被授予“感動沈陽十大人物”、遼寧省道德模范、“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全軍優(yōu)秀退休干部”、“遼寧省國防教育先進個人”,沈陽軍區(qū)“學雷鋒標兵”等稱號。
李志強,男,1964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遼寧省黎明航空發(fā)動機有限責任公司高級技師。
1981年入伍,1983年退役,成為黎明航空發(fā)動機有限責任公司總裝車間的一名航空工人,現任該公司發(fā)動機裝配廠總裝工段“李志強班”班長。李志強所在的總裝工段,肩負著中國最先進航空發(fā)動機的裝配任務。李志強從提高團隊工作效率、縮短裝配周期入手,開創(chuàng)了國內航空發(fā)動機裝配生產組織的先河。他相繼攻克了“太行”、“昆侖”等國家重點型號航空發(fā)動機裝配六大關鍵技術,實現工藝創(chuàng)新126項,自行研制工裝工具312件,推動技術創(chuàng)新項目32項,申報發(fā)明專利50余項,開展技術攻關項目106項,先后解決科研裝配技術難題52項,首創(chuàng)并推廣航空發(fā)動機管路校正與安裝的“李志強操作法”,提高裝配效率20%以上。李志強先后獲得2011年國務院頒發(fā)的政府特殊津貼,2011年遼寧省“五一獎章”、2012年遼寧省勞動模范、2014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5年全國勞動模范、2017年“盛京金牌工匠”、“遼寧工匠”等榮譽稱號。2016年,李志強的事跡在中央電視臺《大國工匠》節(jié)目中播出。
吳惠芳,男,1960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江蘇省張家港市南豐鎮(zhèn)永聯(lián)村黨委書記。
1980年吳惠芳考入南京炮兵學院,畢業(yè)后到杭州某部隊工作,1984年參加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1998年率領部隊赴九江抗洪搶險,2002年任駐浙某師政治部主任。2005年,吳惠芳選擇自主擇業(yè)回到家鄉(xiāng)永聯(lián)村,他勇于創(chuàng)新,探索建立適合城鎮(zhèn)化鄉(xiāng)村的治理模式,將過去村委會一元治理模式轉變?yōu)槎嘣?、立體的鄉(xiāng)村治理結構;提出新農村建設“六個化”標準和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四美”標準,發(fā)展旅游業(yè)帶動致富。他恪盡職守,成立勞務公司,幫助多名低能勞動力就業(yè),每年籌集捐贈1000萬元關注幫助弱勢群體。永聯(lián)村先后獲得“全國文明村”和“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他先后獲得“全國鄉(xiāng)村旅游致富帶頭人”、“江蘇省優(yōu)秀共產黨員”、“江蘇省最美復轉軍人”、“江蘇省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
胡晨(已故),男,1987年9月出生,安徽省樅陽縣雨壇鎮(zhèn)雙豐村村民。
2004年入伍,服役于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后勤部隊,入伍兩年,第一年被評為優(yōu)秀學員、第二年被評為優(yōu)秀士兵,2006年退役。2016年不幸患上了病毒性腦炎,2018年5月10日去世。在安徽省紅十字會器官捐獻協(xié)調員的見證下,合肥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器官獲取組織的專家立即進行手術,成功摘取胡晨的1個肝臟、1對腎臟和1雙角膜,植入5位患者的體(眼)內,使他們重獲新生。他是安徽省首例退役軍人捐獻器官者,年僅31歲。胡晨的無私大愛來自部隊培養(yǎng),也源于紅色家風。他的伯爺爺、叔爺爺參加過新四軍抗日,叔爺爺還參加過抗美援朝。新中國成立后,他的伯父、叔叔、堂哥、弟弟等,祖孫三代8人從軍,均在部隊表現優(yōu)異,多次立功。
林上斗,男,1962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福建省尤溪縣梅仙鎮(zhèn)半山村黨支部書記。
1981年入伍,2015年3月從原南京軍區(qū)空軍某雷達旅旅長崗位退休,毅然婉拒大企業(yè)的橄欖枝,帶著黨組織關系回到家鄉(xiāng)。面對當時基礎條件差、村財薄弱、觀念落后的半山村,他帶領群眾轉變觀念,整治基礎設施,利用半山村優(yōu)質自然資源,發(fā)展特色鄉(xiāng)村旅游,建設美麗鄉(xiāng)村。兩年來,全村共接待游客4.5萬人,旅游產業(yè)收入達410多萬元,農民就業(yè)增收的空間得到了拓展,很多在外打工的農民陸續(xù)回鄉(xiāng),在家門口就業(yè)。半山村先后獲得“全國首個中華鷺鳥保護地”、省級“美麗鄉(xiāng)村示范村”等稱號。時任福建省長于偉國稱贊他是一名“真真正正的人民子弟兵”。
陳堃源,男,1985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江西省兵哥送菜實業(yè)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
2002年入伍,服役于武警江西總隊南昌市支隊,2010年退役。2014年,陳堃源成立了兵哥送菜實業(yè)有限公司,實行全面軍事化管理,努力打造一支效率高、執(zhí)行力強、退役不褪色的高素質兵哥團隊,公司員工80%為退役軍人、軍人家屬。2015年,陳堃源自主研發(fā)了兵哥智慧供應平臺管理系統(tǒng),將公司成功轉型為“互聯(lián)網+平臺管理”的電商企業(yè)。2016年,“兵哥”繼續(xù)創(chuàng)新,公司實現“互聯(lián)網+農產品”大流通,成為了一家真正的“互聯(lián)網+退役軍人”的電商企業(yè)。他還致力打造江西最大的退役軍人及軍人家屬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孵化基地,其中“退役軍人+”職業(yè)價值成長服務平臺為退役軍人提供職業(yè)規(guī)劃、專業(yè)技能培訓和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服務,為政府分擔退役軍人就業(yè)安置任務。目前已安置退役軍人和軍人親屬200多名,幫助30名退役軍人創(chuàng)業(yè)。
張保國,男,1965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山東省濟南市公安局特警支隊作訓處排爆中隊負責人。
1984年入伍,1999年9月從某部軍械雷達修理所轉業(yè)至山東省濟南市公安局工作,自參加工作就堅持戰(zhàn)斗在安檢排爆工作最前沿。20年來,他先后完成重大活動防爆安檢、備勤任務1200余次,成功處置涉爆現場110余次,排除爆炸裝置和可疑爆炸物140多個,鑒定、排除、銷毀各類炮彈、炸彈等4000多發(fā)(枚),銷毀廢舊雷管30余萬枚、導火導爆索51萬余米,用鮮血和生命為黨和人民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銅墻鐵壁。某次事故使得張保國全身8%的面積燒傷,臉部二度燒傷,雙手深二度燒傷,落下七級傷殘。兩次住院治療,多次植皮、矯正手術,身上留下兩道50公分長的疤痕。然而,時隔僅僅兩個月,還在鬼門關前徘徊掙扎的張保國,又站到了排爆的工作崗位上。他被譽為人民生命財產的“守護神”,先后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全國優(yōu)秀人民警察”、“全省公安系統(tǒng)模范人民警察”、“山東省十大杰出青年”、“濟南市道德模范”等稱號,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5次,三等功3次,2018年5月30日,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安部授予“全國公安系統(tǒng)一級英雄模范”榮譽稱號。
張東堂,男,1953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原河南省澠池縣段村鄉(xiāng)四龍廟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1971年入伍,1977年3月積極響應國家裁軍政策,退伍回鄉(xiāng)務農,先后擔任該縣段村鄉(xiāng)四龍廟村民兵連連長、村黨支部副書記、村委會主任和村黨支部書記。他始終牢記軍人本色,堅持發(fā)揚大無畏的革命精神,帶頭艱苦創(chuàng)業(yè),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張東堂積極響應黨中央脫貧攻堅號召,主動進村入戶、訪民情、跑項目、謀出路,結合實際,制定了“旅游興村、特色富民”的發(fā)展宗旨,四處招商引資。所在的四龍廟村由以往的落后貧困村一躍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2009年1月,他被確診患了膀胱癌。幾年下來,他先后經歷了六次化療,依然坦然面對,積極工作。張東堂同志先后被授予2017年“全國精準扶貧帶頭人”稱號、“感動中原”十大年度人物、河南省第六屆道德模范提名獎、2016年“感動天鵝城”十大人物、三門峽市脫貧攻堅優(yōu)秀黨支部書記等多項榮譽。
徐申權,男,1969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湖北省麻城市殯儀館火化工。
1987年入伍,作為部隊里為數不多的光學技師,曾多次立功受獎的他于2003年轉業(yè)到殯儀館,成為一名普通的火化工人。“干一行,就要專一行”,這是徐申權當兵多年的座右銘。他虛心好學,不懂就問,以館為家,在同事們的幫助下,很快熟練掌握了火化操作的全部技術,迅速成長為業(yè)務骨干。15年來,經他親手火化的遺體有1300多具,安撫喪屬5萬余人。在每一天的工作中,他從不與喪屬爭執(zhí)紅臉,從沒有出現一例差錯,被社會各界稱為殯儀戰(zhàn)線的“天堂使者”。工作之余,徐申權熱衷公益事業(yè)。2015年9月,他加入了麻城市義工聯(lián)組織,積極參加活動,足跡遍布麻城的各個鄉(xiāng)鎮(zhèn)、福利院、特教學校等,多次獲得“優(yōu)秀義工”稱號。轉業(yè)以來,徐申權多次被麻城市民政局評為“先進工作者”,先后被黃岡市評為民政系統(tǒng)先進個人、道德模范、麻城市“十佳共產黨員”,2015年,被湖北省政府表彰為“先進工作者”。
甘露,女,1969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廣東省廣州海關歸類分中心副調研員、海關三級關稅專家。
1991年從國防科技大學畢業(yè)后,到廣州軍區(qū)高等??茖W校任教。2000年轉業(yè),分配到廣州海關關稅處,2001年3月調任至廣州海關歸類分中心工作至今。轉業(yè)18年來,甘露實現了從外行到專家、從軍人到海關關員的“華麗轉身”。自2008年起,甘露先后30次作為中國海關代表參加世界海關組織(WCO)協(xié)調制度國際會議,并成為第一位擔任世界海關組織協(xié)調制度審議分委會主席、協(xié)調制度委員會主席的中國人,先后榮立海關綜合治稅工作個人二等功,獲評“全國模范軍隊轉業(yè)干部”、“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海關榜樣”、“廣東省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2017年5月,甘露同志在廣東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上,全票當選為黨的十九大代表。
周曉東,男,1966年9月出生,群眾,海南省華光漁業(yè)科技有限公司總農藝師。
1987年入伍在某部隊農場種植水稻,1990年退役后繼續(xù)從事農作物育種工作。退役28年來,周曉東輾轉遼寧、黑龍江、天津、海南、四川等省市,潛心研究春小麥、水稻育種的跨緯度種植,收集整理3萬多份水稻、小麥種質資源,建立全球首個私人種源庫,解決了春小麥抗倒伏的世界難題,取得了再生稻、北稻南移等突破性的成果,獲得國審品種兩個,累計為國家增產糧食10億公斤,被社會各界譽為軍營中走出的“袁隆平”。小麥育種被認定為農業(yè)公益事業(yè),作為“個體科研戶”的周曉東堅持30年把公益事業(yè)當成自己的事業(yè),他選育的小麥良種得到了當地農民的自然推廣,使農民受益、國家受益。他不忘初心,關心支持部隊建設,在服務官兵、服務部隊方面做出突出貢獻,他研發(fā)成功了新一代的海水淡化機,將海水淡化水成本降低到3.5元/噸,水質達到國家一類飲用水的標準。
劉傳健,男,1972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四川省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飛行部重慶分公司飛行分部責任機長,B類教員、公司檢查員。
1991年入伍,2006年從部隊退役加入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現已安全飛行13926小時。飛行27年來,他始終牢記確保飛行安全這一最高職責,把安全飛行規(guī)章標準踏踏實實地落實到每一個航班飛行的全過程,先后執(zhí)行過多個重要航班保障任務。他飛行品質高,安全記錄保持良好,未發(fā)生過一起人為原因導致的不安全事件。2018年5月14日駕駛3U8633航班于重慶江北機場起飛,進入成都區(qū)域,在飛行高度為9800米高空發(fā)生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緊急情況,生死關頭,他沉著果斷處置險情,確保機上119名人員生命安全。習總書記授予劉傳建及其團隊“英雄機組”、“英雄機長”的光榮稱號。
王明禮,男,1964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貴州省思南縣森林種養(yǎng)家庭農場主要負責人。
1981年入伍,1984年4月30日參加邊境自衛(wèi)還擊戰(zhàn),勇打頭陣,被敵人炮彈炸斷雙腿,成為四級傷殘軍人,受到中央軍委通令嘉獎。1985年退役回到家鄉(xiāng)貴州省思南縣,在縣總工會工作,期間先后被選派到思南縣孫家壩鎮(zhèn)石門坎村、大壩場鎮(zhèn)花坪村等村開展幫扶工作。他以“黨支部+退伍軍人+企業(yè)+基地+農民”的模式,創(chuàng)建思南縣退伍軍人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示范基地,成立了貴州省思南縣鼎盛生態(tài)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下轄思南縣晨曦生態(tài)農業(yè)專業(yè)合作社、思南縣森林種養(yǎng)家庭農場等企業(yè),成為農村退伍軍人決戰(zhàn)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的大舞臺;通過實施“黨建+基地+民兵組織建設”模式,以黨建帶民兵組織建設,推動企業(yè)做大做強,帶動企業(yè)周邊農民脫貧致富。如今,基地帶動了872戶3288人致富,特別是336戶貧困戶脫了貧,走上了致富路。在安置退伍軍人就業(yè)方面,王明禮注重凝聚擁軍情,根據退伍軍人的意愿,盡力把企業(yè)所在村的退伍軍人安排到基地就業(yè)。王明禮退伍三十多年始終與大山為伴,以退伍軍人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基地為家,奮戰(zhàn)在脫貧攻堅第一線,踐行著富國強軍的使命擔當,在退役人生的二次起航中留下了一道精彩的航線。
鄭璐,男,1982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內蒙古自治區(qū)烏海市電業(yè)局輸電管理處高級技師。
2000年入伍,2002年退役,曾是鄂爾多斯武警支隊機動中隊的一名戰(zhàn)士,現成為全國電力行業(yè)的技術能手,從事著電網中高壓輸電線路的維護檢修工作。每天鄭璐身穿迷彩服、肩挎望遠鏡,行走在高山沙漠、戈壁荒原,用雙腳丈量著1400多公里的輸電線路。鄭璐帶領團隊創(chuàng)造了連續(xù)4069天安全生產無事故的記錄,2011年、2015年創(chuàng)造了內蒙古地區(qū)220千伏線路“零故障、零跳閘”記錄,設備可用率年年都保持在99.8%以上。針對輸電線路易受工業(yè)污穢影響發(fā)生故障的問題,他研制了“電動硅橡膠絕緣子清掃器”,在輸、變電設備帶電運行情況下,對臟污絕緣子進行清掃,一年可創(chuàng)造經濟效益33多萬元。為使輸電檢修更加安全高效,鄭璐摸索出了一套工具加工、技術革新、管理創(chuàng)新的工作方法,開發(fā)出多項管理型創(chuàng)新成果,其中“圖文并茂的電子臺賬”、“四季維護網絡圖”等使輸電管理達到流程化、標準化、精細化。2009年他被評為“全國電力行業(yè)技術能手”,“全國優(yōu)秀復轉軍人”,2012年、2013年榮獲“自治區(qū)五一勞動獎章”,2016年榮獲“全國青年崗位能手”榮譽稱號、“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鄭璐創(chuàng)新工作室”被自治區(qū)命名為“內蒙古自治區(qū)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多項成果獲得全國優(yōu)秀創(chuàng)新成果獎。
王啟榮,1957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那坡縣烈士陵園原園長。
1978年入伍,1980年退伍。1979年,曾作為國防民兵哨所哨員參加邊境作戰(zhàn),不幸被地雷炸傷,落下終身殘疾。1980年10月,他成為那坡縣烈士陵園的一名專職守陵人,一守就是36年。1980年的烈士陵園還處在籌建階段,一座荒丘野嶺臨時安葬著900多座英烈的墳墓。就在極為簡陋的條件下,王啟榮開始了陵園管護工作。建園工作十分艱難,土地平填、陵墓整理、栽花種樹全是人工勞作,王啟榮用愚公移山的韌勁,一點點挖土砌墳、種下花木,為烈士安下新墳,讓烈士遺體有了好的歸宿。王啟榮始終把陵園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不厭其煩地勸導群眾文明祭奠。他堅持每天巡山不少于兩次,幾十年如一日,及時發(fā)現排查安全隱患上百次。他對安葬在陵園里的900多名烈士的個人資料、墓地位置都了如指掌。每年清明節(jié)期間到陵園瞻仰烈士的就數萬人,王啟榮總是熱情接待、詳細介紹陵園概況和英烈事跡。多年來,他不改決心,守護著犧牲戰(zhàn)友逝去的英靈,先后被表彰為“全區(qū)民政系統(tǒng)先進個人”、“全區(qū)民政系統(tǒng)優(yōu)撫事業(yè)單位先進個人”、“自治區(qū)民政系統(tǒng)先進個人”,2016年7月被自治區(qū)黨委、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廣西軍區(qū)表彰為“自治區(qū)愛國擁軍模范”。
“最美退役軍人”20名先進人物事跡簡介
新華社北京11月10日電 “最美退役軍人”20名先進人物事跡簡介
(按照姓氏筆畫排序)
1.王啟榮,男,1957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那坡縣烈士陵園原園長。
1978年入伍,1980年退伍。1979年,曾作為國防民兵哨所哨員參加邊境作戰(zhàn),不幸被地雷炸傷,落下終身殘疾。1980年10月,他成為那坡縣烈士陵園的一名專職守陵人,一守就是36年。1980年的烈士陵園還處在籌建階段,一座荒丘野嶺臨時安葬著900多位英烈。就在極為簡陋的條件下,王啟榮開始了陵園管護工作。建園工作十分艱難,土地平填、陵墓整理、栽花種樹全是人工勞作,王啟榮用愚公移山的韌勁,一點點挖土砌墳、種下花木,為烈士安下新墳,讓烈士遺體有了好的歸宿。王啟榮始終把陵園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他堅持每天巡山不少于兩次,幾十年如一日,及時發(fā)現排查安全隱患上百次。他對安葬在陵園里的900多名烈士的個人資料、墓地位置都了如指掌,每年清明節(jié)期間到陵園瞻仰烈士的有數萬人,王啟榮總是熱情接待、詳細介紹陵園概況和英烈事跡。多年來,他不改初心,守護著犧牲戰(zhàn)友的英靈,先后被表彰為“全區(qū)民政系統(tǒng)先進個人”“全區(qū)民政系統(tǒng)優(yōu)撫事業(yè)單位先進個人”“自治區(qū)民政系統(tǒng)先進個人”,2016年7月被自治區(qū)黨委、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廣西軍區(qū)表彰為“自治區(qū)愛國擁軍模范”。
2.王明禮,男,1964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貴州省思南縣東升森林種養(yǎng)家庭農場場長。
1981年入伍,1984年4月30日參加邊境作戰(zhàn),勇打頭陣,被炮彈炸斷雙腿,成為四級傷殘軍人,受到中央軍委通令嘉獎。1985年退役回到家鄉(xiāng)貴州省思南縣,在縣總工會工作,期間先后被選派到思南縣孫家壩鎮(zhèn)石門坎村、大壩場鎮(zhèn)花坪村等村開展幫扶工作。他以“黨支部+退伍軍人+企業(yè)+基地+農民”的模式,創(chuàng)建思南縣退伍軍人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示范基地,成立了貴州省思南縣鼎盛生態(tài)農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下轄思南縣晨曦生態(tài)農業(yè)專業(yè)合作社、思南縣森林種養(yǎng)家庭農場等企業(yè),成為農村退伍軍人決戰(zhàn)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的大舞臺;通過實施“黨建+基地+民兵組織建設”模式,推動企業(yè)做大做強。如今,基地帶動872戶3288人致富,特別是336戶貧困戶脫貧走上致富路。在安置退伍軍人就業(yè)方面,王明禮注重凝聚擁軍情,根據退伍軍人的意愿,盡力把企業(yè)所在村的退伍軍人安排到基地就業(yè)。王明禮退伍三十多年始終與大山為伴,以退伍軍人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基地為家,奮戰(zhàn)在脫貧攻堅第一線,踐行著富國強軍的使命擔當,在退役人生的二次起航中留下了一道精彩的航線。
3.王貴武,男,1959年3月出生,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天津市銀座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1978年入伍,1980年底復員回鄉(xiāng),1997年成立天津銀座集團有限公司。20年前,他尊認了10位“98抗洪”烈士的母親為自己的母親,2008年,又尊認了在汶川地震搶險救災中犧牲的6位烈士母親,代替烈士為母親盡孝,他不僅從生活上扶持幫助烈士家庭,而且從情感上給予烈士母親安慰和精神力量,與母親們結下了深厚的母子情,這超越血緣、地域、時空的親情和孝心,已經延續(xù)了20年。在照顧烈士母親的同時,他還積極關心支持部隊建設,先后將大量資金投入雙擁工作。1999年,他捐獻100萬元,在家鄉(xiāng)建起了一座1600平方米的銀座學校。王貴武先后榮獲“天津市勞動模范”“天津市文明市民標兵”“天津市雙擁模范”“全國優(yōu)秀復員退伍軍人”“全國國防教育先進個人”“全國愛心獻功臣行動先進個人”等稱號,并榮獲首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全國十大孝親敬老楷?!保鳛閮?yōu)秀退役軍人代表參加了建國50周年、60周年國慶觀禮活動。
4.甘露,女,1969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廣東省廣州海關歸類分中心副調研員、海關三級關稅專家。
1991年從原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畢業(yè)后,到原廣州軍區(qū)高等專科學校任教。2000年轉業(yè),分配到廣州海關關稅處,2001年3月調任至廣州海關歸類分中心工作至今。轉業(yè)18年來,甘露實現了從外行到專家、從軍人到海關關員的“華麗轉身”。自2008年起,甘露先后30次作為中國海關代表參加世界海關組織(wco)協(xié)調制度國際會議,并成為第一位擔任世界海關組織協(xié)調制度審議分委會主席、協(xié)調制度委員會主席的中國人,先后榮立海關綜合治稅工作個人二等功,獲評“全國模范軍隊轉業(yè)干部”“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海關榜樣”“廣東省道德模范”等榮譽稱號。2017年5月,甘露同志當選為黨的十九大代表。
5.劉傳健,男,1972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四川省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飛行部重慶分公司飛行分部責任機長,b類教員、公司檢查員。
1991年入伍,2006年從部隊退役加入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現已安全飛行13926小時。飛行27年來,他始終牢記確保飛行安全這一最高職責,把安全飛行規(guī)章標準踏踏實實地落到每一個航班飛行的全過程,先后執(zhí)行過多個重要航班保障任務。他飛行品質高,安全記錄保持良好,未發(fā)生過一起人為原因導致的不安全事件。2018年5月14日駕駛3u8633航班于重慶江北機場起飛,進入成都區(qū)域,在9800米高空發(fā)生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緊急情況,生死關頭,他沉著果斷處置險情,確保了機上119名人員生命安全。
6.李志強,男,1964年6月出生,中共黨員,沈陽黎明航空發(fā)動機有限責任公司高級技師。
1981年入伍,1983年退役,成為黎明航空發(fā)動機有限責任公司總裝車間的一名裝配工人,現任該公司發(fā)動機裝配廠總裝工段“李志強班”班長。李志強所在的總裝工段,肩負著航空裝備的裝配任務。李志強從提高團隊工作效率、縮短裝配周期入手,開創(chuàng)了所承擔產品裝配生產組織的先河。他相繼攻克了航空裝備裝配六大關鍵技術,實現工藝創(chuàng)新126項,自行研制工裝工具312件,推動技術創(chuàng)新項目32項,申報發(fā)明專利50余項,開展技術攻關項目106項,先后解決科研裝配技術難題52項,首創(chuàng)并推廣航空裝備管路校正與安裝的“李志強操作法”,提高裝配效率20%以上。李志強先后獲得2011年國務院頒發(fā)的政府特殊津貼,2011年遼寧省“五一獎章”2012年遼寧省勞動模范、2014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5年全國勞動模范、2017年“盛京金牌工匠”“遼寧工匠”等榮譽稱號。
7.吳洪甫,男,1941年4月出生,中共黨員,河北省廣宗縣件只鄉(xiāng)槐窩村村民。
1959年入伍,1965年退役,退役前為空軍某部標圖員。1962年9月9日,一架美制“u—2”高空偵察機由平漂島上空竄入江西省鄱陽湖上空,吳洪甫迅速把“u—2”飛機的航跡標在標圖板上并傳給指揮部,三枚導彈直沖云霄,敵機瞬間便被擊落,這是世界上首次用導彈擊落“u—2”飛機,吳洪甫等人記大功一次。退役后,即使在兒子致殘、母親癱瘓、妻子股骨頭壞死、日常生活舉步維艱時,他也守口如瓶,從不向家人提當年戰(zhàn)斗經歷,也不向政府提要求。那時關于中國擊落“u—2”的故事,地方上傳得很離譜,村里有些人多次到家里要他證實或者講述相關細節(jié),但他總是說自己一直在后勤部門工作,這些事一點也不清楚。他把立功證書壓到箱底,嚴守國家機密和軍事機密37年。2011年7月被廣宗縣文明辦評為“廣宗好人”,2012年8月被邢臺市文明辦授予“邢臺好人”稱號,2018年9月榮獲中國好人榜“助人為樂好人”稱號。
8.吳惠芳,男,1960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江蘇省張家港市南豐鎮(zhèn)永聯(lián)村黨委書記。
1980年吳惠芳考入南京炮兵學院,畢業(yè)后到杭州某部隊工作,1984年參加邊境作戰(zhàn),1998年率領部隊赴九江抗洪搶險,2002年任駐浙某師政治部主任。2005年,吳惠芳選擇自主擇業(yè)回到家鄉(xiāng)永聯(lián)村,他勇于創(chuàng)新,探索建立適合城鎮(zhèn)化鄉(xiāng)村的治理模式,將過去村委會一元治理模式轉變?yōu)槎嘣?、立體的鄉(xiāng)村治理結構;提出永聯(lián)村新農村建設“六個化”標準和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四美”標準,發(fā)展旅游業(yè)帶動致富。他恪盡職守,成立勞務公司,幫助多名低能勞動力就業(yè),每年籌集捐贈1000萬元關注幫助弱勢群體。永聯(lián)村先后獲得“全國文明村”“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他先后獲得“全國鄉(xiāng)村旅游致富帶頭人”“江蘇省優(yōu)秀共產黨員”“江蘇省最美復轉軍人”“江蘇省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
9.沈汝波(已故),男,1960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qū)先茂社區(qū)工作人員。
1978年入伍,1984年退役,在部隊期間定下“一生要做十萬件好事”的目標。退役后,沈汝波將每件舉手之勞的小事都認認真真做好,撿垃圾、掃樓道、巡小區(qū)、清廣告、掏水井等。他雖然離開了部隊,但依然保持軍人本色,一言一行嚴格要求自己,一心一意服務百姓、服務社會,即便被確診為食道癌,他做好事的腳步依舊沒有停下。2018年5月4日,當時還依靠儀器和藥物維持生命的沈汝波,做了一生中的最后一件好事:向來探望他的患病志愿者李永花捐出500元治療款。6月1日凌晨,沈汝波因病去世。隨著生命的定格,他的一生一共畫下2萬多個正字,做了11萬余件好事。
10.宋璽,女,1994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北京大學2012級本科生。
2015年入伍,前往南海某新兵訓練基地,在新兵訓練實戰(zhàn)考核中,以全優(yōu)成績加入海軍陸戰(zhàn)隊,成為一名偵察隊隊員。2016年底,在遠航的中國海軍第25批護航編隊中,宋璽作為唯一的90后巾幗陸戰(zhàn)隊員,赴亞丁灣、索馬里執(zhí)行護航任務。2017年5月至7月,她隨護航編隊執(zhí)行順訪任務,作為艦員代表參與了艦艇開放日引導、對外文化交流、甲板招待會等活動。宋璽以干練的作風、濃厚的藝術修養(yǎng)、流利的英文交流展現了大國海軍的良好形象。作為海軍陸戰(zhàn)隊退役軍人,也作為一名北京大學學生,2017年退役回校繼續(xù)學業(yè)的她受到社會關注,在青年人中起到了很好的正面引導作用。
11.張東堂,男,1953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原河南省澠池縣段村鄉(xiāng)四龍廟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1971年入伍,1977年3月退伍回鄉(xiāng)務農,先后擔任該縣段村鄉(xiāng)四龍廟村民兵連連長、村黨支部副書記、村委會主任和村黨支部書記。他始終牢記軍人本色,帶頭艱苦創(chuàng)業(yè),積極響應黨中央脫貧攻堅號召,結合實際,制定了“旅游興村、特色富民”的發(fā)展宗旨,主動訪民情、跑項目、謀出路,所在的四龍廟村由以往的落后貧困村一躍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2009年1月,張東堂被確診患膀胱癌,幾年內先后經歷六次化療,但他依然坦然面對,積極工作。張東堂同志被授予2017年“全國精準扶貧帶頭人”稱號、“感動中原”十大年度人物、河南省第六屆道德模范提名獎、2016年“感動天鵝城”十大人物、三門峽市脫貧攻堅優(yōu)秀黨支部書記等多項榮譽。
12.張保國,男,1965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山東省濟南市公安局特警支隊排爆中隊負責人。
1984年入伍,1999年9月從某部軍械雷達修理所轉業(yè)至山東省濟南市公安局工作,自參加工作就堅持戰(zhàn)斗在安檢排爆工作最前沿。20年來,他先后完成重大活動防爆安檢、備勤任務1200余次,成功處置涉爆現場110余次,排除爆炸裝置和可疑爆炸物140多個,鑒定、排除、銷毀各類炮彈、炸彈等4000多發(fā)(枚),銷毀廢舊雷管30余萬枚、導火導爆索51萬余米,用鮮血和生命為黨和人民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銅墻鐵壁。某次事故使得張保國全身8%的面積燒傷,落下七級傷殘,經過多次植皮、矯正手術,身上留下兩道50厘米長的疤痕。然而,時隔僅僅兩個月,尚未痊愈的張保國又站到了排爆工作崗位上。他被譽為人民生命財產的“守護神”,先后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全國優(yōu)秀人民警察”“全省公安系統(tǒng)模范人民警察”“山東省十大杰出青年”“濟南市道德模范”等稱號,榮立個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5次,三等功3次,2018年5月30日,被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公安部授予“全國公安系統(tǒng)一級英雄模范”榮譽稱號。
13.陳堃源,男,1985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江西省兵哥送菜實業(yè)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
2002年入伍,服役于武警江西總隊南昌市支隊,2010年退役。2014年,陳堃源成立了兵哥送菜實業(yè)有限公司,實行全面軍事化管理,努力打造一支效率高、執(zhí)行力強、退役不褪色的高素質兵哥團隊,公司員工80%為退役軍人、軍人家屬。2015年,陳堃源自主研發(fā)了兵哥智慧供應平臺管理系統(tǒng),將公司成功轉型為“互聯(lián)網+平臺管理”的電商企業(yè)。2016年,“兵哥”繼續(xù)創(chuàng)新,公司實現“互聯(lián)網+農產品”大流通,成為一家真正的“互聯(lián)網+退役軍人”的電商企業(yè)。他還致力打造江西最大的退役軍人及軍人家屬創(chuàng)業(yè)孵化基地,其中“退役軍人+”職業(yè)價值成長服務平臺為退役軍人提供職業(yè)規(guī)劃、專業(yè)技能培訓和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服務,為政府分擔退役軍人就業(yè)安置任務。目前已安置退役軍人和軍人親屬200多名,幫助30名退役軍人創(chuàng)業(yè)。
14.林上斗,男,1962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福建省尤溪縣梅仙鎮(zhèn)半山村黨支部書記。
1981年入伍,2015年3月從原南京軍區(qū)空軍某雷達旅旅長崗位退休,毅然拒絕大企業(yè)的橄欖枝,帶著黨組織關系回到家鄉(xiāng)。面對當時基礎條件差、財力薄弱、觀念落后的半山村,他帶領群眾轉變觀念,整治基礎設施,利用半山村優(yōu)質自然資源,發(fā)展特色鄉(xiāng)村旅游,建設美麗鄉(xiāng)村。兩年來,全村共接待游客4.5萬人,旅游產業(yè)收入達410多萬元,農民就業(yè)增收的空間得到拓展,吸引很多在外打工的農民陸續(xù)回鄉(xiāng),在家門口就業(yè)。半山村先后獲得“全國首個中華鷺鳥保護地”、省級“美麗鄉(xiāng)村示范村”等稱號。
15.周曉東,男,1966年9月出生,群眾,海南省華光漁業(yè)科技有限公司總農藝師。
1987年入伍在某部隊農場種植水稻,1990年退役后繼續(xù)從事農作物育種工作。退役28年來,周曉東輾轉遼寧、黑龍江、天津、海南、四川等省市,潛心研究春小麥、水稻育種的跨緯度種植,收集整理3萬多份水稻、小麥種質資源,建立全球首個私人種源庫,解決了春小麥抗倒伏的世界難題,取得了再生稻、北稻南移等突破性的成果,獲得國審品種兩個,累計為國家增產糧食10億公斤。小麥育種被認定為農業(yè)公益事業(yè),作為“個體科研戶”的周曉東堅持30年把公益事業(yè)當成自己的事業(yè),他選育的小麥良種得到了當地農民的自然推廣,使農民受益、國家受益。他不忘初心,關心支持部隊建設,在服務官兵、服務部隊方面作出突出貢獻。
16.鄭璐,男,1982年3月出生,中共黨員,內蒙古自治區(qū)烏海市電業(yè)局輸電管理處高級技師。
2000年入伍,2002年退役,曾是武警鄂爾多斯支隊機動中隊的一名戰(zhàn)士,現成為全國電力行業(yè)的技術能手,從事著電網中高壓輸電線路的維護檢修工作。每天鄭璐身穿迷彩服、肩挎望遠鏡,行走在高山沙漠、戈壁荒原,用雙腳丈量著1400多公里的輸電線路。鄭璐帶領團隊創(chuàng)造了連續(xù)4069天安全生產無事故的記錄,2011年、2015年創(chuàng)造了內蒙古地區(qū)220千伏線路“零故障、零跳閘”記錄,設備可用率年年都保持在99.8%以上。他研制的“電動硅橡膠絕緣子清掃器”,可在輸、變電設備帶電運行情況下,對臟污絕緣子進行清掃,一年可創(chuàng)造經濟效益33多萬元。為使輸電檢修更加安全高效,鄭璐摸索出了一套工具加工、技術革新、管理創(chuàng)新的工作方法,開發(fā)出多項管理型創(chuàng)新成果,其中“圖文并茂的電子臺賬”“四季維護網絡圖”等使輸電管理達到流程化、標準化、精細化。他被評為“全國電力行業(yè)技術能手”“全國優(yōu)秀復轉軍人”,榮獲“自治區(qū)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青年崗位能手”榮譽稱號,“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17.胡晨(已故),男,1987年9月出生,安徽省樅陽縣雨壇鎮(zhèn)雙豐村村民。
2004年入伍,服役于中國人民解放軍某后勤部隊,入伍兩年,第一年被評為優(yōu)秀學兵、第二年被評為優(yōu)秀士兵,2006年退役。2016年不幸患上了病毒性腦炎,2018年5月10日去世。在安徽省紅十字會器官捐獻協(xié)調員的見證下,合肥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器官獲取組織的專家立即進行手術,成功摘取胡晨的1個肝臟、1對腎臟和1雙角膜,植入5位患者的體(眼)內,使他們重獲新生。他是安徽省首例退役軍人捐獻器官者,年僅31歲。胡晨的無私大愛來自部隊培養(yǎng),也源于紅色家風。他的伯爺爺、叔爺爺參加過新四軍抗日,叔爺爺還參加過抗美援朝。新中國成立后,他的伯父、叔叔、堂哥、弟弟等,祖孫三代8人從軍,均在部隊表現優(yōu)異,多次立功。
18.徐文濤,男,1951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原沈陽軍區(qū)后勤史館館長。
1970年入伍,1973年入黨,大校軍銜,技術五級,高級工程師,2011年正式退休。在職期間,曾先后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02醫(yī)院副院長、某分部副部長等職,2004年主動辭去領導職務,擔起籌建后勤史館的重任。從一張白紙起步,他既當館長又兼編輯、設計師、工程師和文物征集員,僅用不到兩年時間,將原來機關廢棄的食堂改建成全軍第一座戰(zhàn)區(qū)級后勤史館,將一個3500平方米,擁有兩個綜合展廳、六個專業(yè)展館、2000多幅歷史圖片、500多件珍貴文物、5萬多文字說明的史館展現給大家。自2006年8月1日開館以來,徐文濤共接待參觀200余場次、觀眾20余萬人次,并親自擔任解說。他被群眾譽為全國數千個博物館中年齡最大、級別最高、最有魅力的講解員,被授予“感動沈陽十大人物”“遼寧省道德模范”“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全軍優(yōu)秀退休干部”“遼寧省國防教育先進個人”,原沈陽軍區(qū)“學雷鋒標兵”等稱號。
19.徐申權,男,1969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湖北省麻城市殯儀館火化工。
1987年入伍,作為部隊里為數不多的光學技師,曾多次立功受獎的他于2003年轉業(yè)到殯儀館,成為一名普通的火化工人?!案梢恍校鸵獙R恍小?,這是徐申權當兵多年的座右銘。他虛心好學,不懂就問,以館為家,在同事們的幫助下,很快熟練掌握了火化操作的全部技術,迅速成長為業(yè)務骨干。15年來,經他親手火化的遺體有1300多具,安撫喪屬5萬余人。在每一天的工作中,他從不與喪屬爭執(zhí)紅臉,從沒有出現一例差錯,被社會各界稱為殯儀戰(zhàn)線的“天堂使者”。工作之余,徐申權熱衷公益事業(yè)。2015年9月,他加入了麻城市義工聯(lián)組織,積極參加活動,足跡遍布麻城的各個鄉(xiāng)鎮(zhèn)、福利院、特教學校等,多次獲得“優(yōu)秀義工”稱號。轉業(yè)以來,徐申權多次被麻城市民政局評為“先進工作者”,先后被黃岡市評為民政系統(tǒng)先進個人、道德模范、麻城市“十佳共產黨員”,2015年,被湖北省政府表彰為“先進工作者”。
20.謝彬蓉,女,1971年10月出生,中共黨員,重慶市支教教師。
1993年入伍,轉業(yè)前系空軍某試驗訓練基地高級工程師,技術七級,大校軍銜,在內蒙古額濟納旗艱苦邊遠地區(qū)工作20年,2013年轉業(yè)后選擇自主擇業(yè)。2014年初,謝彬蓉從四川省涼山州美姑縣團委管理的網站看到“苦蕎花開支教團”的社會公益組織信息,得知該地區(qū)長期需要能吃苦、有愛心、負責任的社會公益人士接力支教。這一信息激起了她當年因參軍沒能如愿從教的夢想,于是,謝彬蓉決定前往海拔3000多米的涼山地區(qū)義務支教。自此就像一只候鳥,每逢學校開學她就離開繁華的重慶,“飛”到山里與孩子們在一起,一待就是幾個月,沒有長假她一般不“出山”,因為出去一趟要花上兩天。
貧困大學生不懼困難,成功創(chuàng)辦價值千萬元的企業(yè)
劉高,老家在安徽樅陽山區(qū),小時候家里窮,父母外出打工,父母外出打工,他由爺爺奶奶帶大,是一名留守兒童。
家庭貧寒,父親給他買了一雙球鞋,只有體育課才舍得拿出來穿,后來穿破了還舍不得扔,就打補丁,直到最后補丁都補不了才扔掉。沒錢買鉛筆,劉高就去學校旁的垃圾堆撿鉛筆頭來用……這些因為貧窮而過的苦日子,幾天幾夜都說不完。窮意味著自己要承擔更多的責任,這份責任,成了他不斷努力的動力。
2010年,劉高考上了大學,因為是一所三本院校,家人和老師都希望他補習一年;他拒絕了,自己貸款6000元去了學校。
為了掙生活費,劉高決定自主創(chuàng)業(yè),第一次創(chuàng)業(yè)就是開淘寶網店。開網店第一年,利潤并不高,生活壓力依然很大。于是,他又跟同學合作搞一些項目,賣報紙、電信寬帶、手機小掛件。
大二時,劉高的網店有了起色,他還請了一名客服。他還開拓其他業(yè)務,如賣二手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等,參加唱歌跳舞商演等。參加商演的時候,他先后三次摔傷,其中一次不得不入院治療。大三那年,劉高在校外租賃了一間房子作為辦公用房,他又開始了網絡游戲代理、搜索引擎優(yōu)化等創(chuàng)業(yè)項目。
畢業(yè)后,劉高來到了揚州。大學創(chuàng)業(yè)的經歷,讓他意識到,互聯(lián)網行業(yè)是一個有前途的行業(yè)。剛畢業(yè)時,劉高的月收入就達到了2萬到3萬,但他覺得還需要去鍛煉,于是關了網店,應聘好幾家大型公司面試,最終選擇其中一家,在那里工作半年“練級”,當覺得有能力帶團隊做項目時,劉高選擇了辭職創(chuàng)業(yè)。
2014年9月,劉高的公司成立,員工只有他一人,公司有一位投資人,不問事只投錢。成立半年多,效益并不好,甚至面臨倒閉。劉高決定轉型,開始做互聯(lián)網服務行業(yè),做APP、網站、網站服務項目。轉型后3個月,公司發(fā)展到了6個人。
2015年7月,公司第一次擴張, 從一個60平方米的小房子,搬到了200平方米的辦公間。經營過程中,劉高遇到了各種難題,如管理難題、業(yè)務發(fā)展困難、員工離職、公司虧損,甚至還吃過官司。2016年7月,公司效益終于轉好,員工也達到了16人,劉高也從創(chuàng)始人變成了股東投資人和經理人。
公司賺錢了,劉高首先想到的還是擴張——擴大辦公地方和招人,他高薪從北京、上海等地挖來了互聯(lián)網技術人才,保障所有員工的收入和福利,把公司辦公地擴大到500平方米。后來,揚州通彩網絡有限公司成為產值上千萬元的企業(yè)。
本文來自生意經,創(chuàng)業(yè)家系授權發(fā)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本頁內容為企業(yè)、個人自主上傳或來源網絡,所有資料僅供用戶參考;我單位不對其版權負責、不保證亦不表示本網的資料全面及準確無誤,也不保證亦不表示這些資料為最新信息,如因任何原因,本網內容或者用戶因倚賴本網內容造成任何損失或損害,我單位將不會負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