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yè)務簡介:中企動力(300.cn)為您提供網站建設、網站制作、網頁設計及定制高端網站建設服務,中企動力專注于企業(yè)網站建設、高端網頁制作領域26年,對企業(yè)網站制作、平臺高端網站建設,包括汽車、家裝、農業(yè)、外貿、機械等多個行業(yè)擁有豐富建站經驗,選擇中企動力,為網站保駕護航。
蒙古族服裝服飾還隱藏著這些小秘密
11月19日至21日,第十五屆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jié)總決賽舉辦。
舞臺上的服飾瑰麗炫目,精巧絕倫,僅僅是派系的多元、款式的豐富就足以讓人咂舌,然而,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記者今天就要讓大家在一飽眼福的同時,漲漲知識。
頭飾中的小秘密
這是來自呼倫貝爾新巴爾虎旗的民族服飾,要說它最大的特色,那就是頭飾,仿佛扇子一般從兩邊延展開來。
看著是不是很正式?那它為什么要這樣設計呢?
那是因為,蒙古族女孩在出嫁時要佩戴這樣的頭飾,見新郎前可以將兩邊的”扇延“合起來擋住自己的臉蛋。是不是有點“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覺啊~
錫林郭勒正藍旗民族服飾最大的特色就是頭飾的設計,用金銀做珠串,把紅珊瑚、瑪瑙等鑲嵌其中。蒙古族的婦女喜歡用紅珊瑚裝飾頭飾,這與蒙古族的觀念有關,蒙古族是游牧民族,他們不像漢族那樣積累各種各樣的財富,他們的財富往往集中在婦女的裝飾上,尤其是頭飾上,而且,蒙古族喜歡紅色,喜歡鮮亮的顏色,貴重的紅珊瑚正好吻合了他們的這一習俗。
衣服上的小秘密
衣服上的全身刺繡是赤峰巴林右旗蒙古族服飾最大的特色,蒙古族刺繡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的漢朝。刺繡圖案大多來自草原上的花卉、鳥獸、蝴蝶、蟲魚、犄紋、吉祥圖案等,構圖夸張,稚拙簡樸,形態(tài)可鞠。
這是巴彥淖爾烏拉特中旗的蒙古族傳統(tǒng)服飾。
它最大的特點體現在衣服下擺,按照地區(qū)傳統(tǒng),蒙古袍的下擺轉動起來必須要像一個小蒙古包一樣,烏拉特中旗蒙古袍的下擺可以說是所有蒙古族服飾里最大的了。
除此之外,服裝下擺上還會佩戴鼻煙壺帶、刀具、打火器。記者還專門掂量了一下他們使用的刀具,看似很笨重,其實拿著很輕巧,是用來割羊背子的。而打火器則是為了在野外狩獵時方便打火,這些可都算得上古董啦!
通遼扎魯特旗的科爾沁部落蒙古族服飾帶有很強的滿族風格。這其中有很深的歷史淵源,明清時期,蒙滿關系密切,歷史上的孝莊皇后就來自內蒙古科爾沁草原。
冬裝中的小秘密
眾所周知,位于祖國正北方的內蒙古,冬天是非常寒冷的。那么,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是如何過冬的呢?
來自赤峰翁牛特旗的大叔是這樣告訴記者的:“看到我手上的老鷹了么,這些鷹都是從小訓練,專門用來狩獵的,可以抓兔子、狐貍回來。還有我身上的羊皮大衣,背后的弓箭,這可都是我們蒙古族的傳統(tǒng)習俗?!?/p>
冬日的草原,蒙古民族通常都會將打回來的獵物皮毛做成御寒的衣服,有羊皮、馬皮、牛皮、狐皮等等。
如果你覺得這次決賽只是在展現蒙古族服飾,那就大錯特錯了,服飾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奶桶、奶豆腐都是蒙古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但是,記者還看到了一個從未見過的東西,一個木制的小床,床身雕刻著平安符,非常精致,猜猜它是做什么用的?
身旁的阿媽告訴記者,這是蒙古族母親做給孩子的搖籃,無論是被褥的縫制,平安符的編織,還是床身的雕刻,都是母親親手制成,充滿了對孩子的祝福與愛。
這次的內蒙古服裝服飾決賽,不僅有來自內蒙古12個盟市的參賽隊,還特邀了新疆、甘肅、云南等省的代表隊,蒙古民族文化多元,不同的地域養(yǎng)育了不同的蒙古族文化習俗,他們又有怎樣的故事?
新疆蒙古族
這是來自新疆巴州蒙古族自治州的和碩特蒙古族服飾。和碩特蒙古族東歸的故事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乾隆年間,土爾扈特部、和碩特部的17萬人,歷經千辛萬苦,犧牲了大半人口,剩余4萬3千人終于離開沙俄,回到故土。
這個部落的女子結婚后,會將辮子擰成兩股放到專門的小袋子里。胸前掛著的珠串、扣子非常華麗,是他們世代相傳的傳家寶。當女兒出嫁的時候,母親會將這些扣子親手縫在嫁衣上,從此隨她走四方。
甘肅蒙古族
這是甘肅肅北蒙古族服飾,生活在青藏高原東北部邊緣的他們,也稱作雪山蒙古族。他們服飾有很明顯的藏族風格,頭頂的紅纓帽也是西藏地區(qū)古時普遍流行的帽式之一。
因為生活環(huán)境比較艱苦,肅北蒙古族的婦女們把常用的東西做成一個小褡褳。上面掛著剔肉用的小雙刀,銅錢,針線包,頂針,還有生火用的火石。
如今,這些雖然變成了裝飾,但是這從頭到腳,都把這個民族的驕傲和歷史戴在身上。
云南蒙古族
他們是云南玉溪市通??h興蒙鄉(xiāng)卡卓部落。這可以說是“最不像”蒙古族的蒙古族了吧。13世紀時,蒙古可汗蒙哥發(fā)兵大理,卡卓人祖先即為當時蒙古軍隊征戰(zhàn)至云南時所留下的基層官兵。經過數百年的民族融合,形成了獨特的卡卓文化。卡卓語,就是一種蒙語與白語、彝語的混合語言。
就像內蒙古的蒙古族多以花鳥繡制造型,他們的銀首飾都是以魚蝦為造型,服飾也多為短款。他們頭頂的帽子越高,說明在家族中的地位越高。
服飾中的小小細節(jié),往往隱藏著蒙古民族厚重的文化內涵,這場盛大的比賽,為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場一場視覺盛宴,更是蒙古族源遠流長的文化魅力。
來源:騰格里新聞
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編輯:馬駿馳
校對:張艷利 苗旭
聲明: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內蒙古日報》官方微信
點贊!
蒙古族服裝服飾還隱藏著這些小秘密
11月19日至21日,第十五屆蒙古族服裝服飾藝術節(jié)總決賽舉辦。
舞臺上的服飾瑰麗炫目,精巧絕倫,僅僅是派系的多元、款式的豐富就足以讓人咂舌,然而,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記者今天就要讓大家在一飽眼福的同時,漲漲知識。
頭飾中的小秘密
這是來自呼倫貝爾新巴爾虎旗的民族服飾,要說它最大的特色,那就是頭飾,仿佛扇子一般從兩邊延展開來。
看著是不是很正式?那它為什么要這樣設計呢?
那是因為,蒙古族女孩在出嫁時要佩戴這樣的頭飾,見新郎前可以將兩邊的”扇延“合起來擋住自己的臉蛋。是不是有點“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覺啊~
錫林郭勒正藍旗民族服飾最大的特色就是頭飾的設計,用金銀做珠串,把紅珊瑚、瑪瑙等鑲嵌其中。蒙古族的婦女喜歡用紅珊瑚裝飾頭飾,這與蒙古族的觀念有關,蒙古族是游牧民族,他們不像漢族那樣積累各種各樣的財富,他們的財富往往集中在婦女的裝飾上,尤其是頭飾上,而且,蒙古族喜歡紅色,喜歡鮮亮的顏色,貴重的紅珊瑚正好吻合了他們的這一習俗。
衣服上的小秘密
衣服上的全身刺繡是赤峰巴林右旗蒙古族服飾最大的特色,蒙古族刺繡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的漢朝。刺繡圖案大多來自草原上的花卉、鳥獸、蝴蝶、蟲魚、犄紋、吉祥圖案等,構圖夸張,稚拙簡樸,形態(tài)可鞠。
這是巴彥淖爾烏拉特中旗的蒙古族傳統(tǒng)服飾。
它最大的特點體現在衣服下擺,按照地區(qū)傳統(tǒng),蒙古袍的下擺轉動起來必須要像一個小蒙古包一樣,烏拉特中旗蒙古袍的下擺可以說是所有蒙古族服飾里最大的了。
除此之外,服裝下擺上還會佩戴鼻煙壺帶、刀具、打火器。記者還專門掂量了一下他們使用的刀具,看似很笨重,其實拿著很輕巧,是用來割羊背子的。而打火器則是為了在野外狩獵時方便打火,這些可都算得上古董啦!
通遼扎魯特旗的科爾沁部落蒙古族服飾帶有很強的滿族風格。這其中有很深的歷史淵源,明清時期,蒙滿關系密切,歷史上的孝莊皇后就來自內蒙古科爾沁草原。
冬裝中的小秘密
眾所周知,位于祖國正北方的內蒙古,冬天是非常寒冷的。那么,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是如何過冬的呢?
來自赤峰翁牛特旗的大叔是這樣告訴記者的:“看到我手上的老鷹了么,這些鷹都是從小訓練,專門用來狩獵的,可以抓兔子、狐貍回來。還有我身上的羊皮大衣,背后的弓箭,這可都是我們蒙古族的傳統(tǒng)習俗。”
冬日的草原,蒙古民族通常都會將打回來的獵物皮毛做成御寒的衣服,有羊皮、馬皮、牛皮、狐皮等等。
如果你覺得這次決賽只是在展現蒙古族服飾,那就大錯特錯了,服飾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奶桶、奶豆腐都是蒙古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但是,記者還看到了一個從未見過的東西,一個木制的小床,床身雕刻著平安符,非常精致,猜猜它是做什么用的?
身旁的阿媽告訴記者,這是蒙古族母親做給孩子的搖籃,無論是被褥的縫制,平安符的編織,還是床身的雕刻,都是母親親手制成,充滿了對孩子的祝福與愛。
這次的內蒙古服裝服飾決賽,不僅有來自內蒙古12個盟市的參賽隊,還特邀了新疆、甘肅、云南等省的代表隊,蒙古民族文化多元,不同的地域養(yǎng)育了不同的蒙古族文化習俗,他們又有怎樣的故事?
新疆蒙古族
這是來自新疆巴州蒙古族自治州的和碩特蒙古族服飾。和碩特蒙古族東歸的故事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乾隆年間,土爾扈特部、和碩特部的17萬人,歷經千辛萬苦,犧牲了大半人口,剩余4萬3千人終于離開沙俄,回到故土。
這個部落的女子結婚后,會將辮子擰成兩股放到專門的小袋子里。胸前掛著的珠串、扣子非常華麗,是他們世代相傳的傳家寶。當女兒出嫁的時候,母親會將這些扣子親手縫在嫁衣上,從此隨她走四方。
甘肅蒙古族
這是甘肅肅北蒙古族服飾,生活在青藏高原東北部邊緣的他們,也稱作雪山蒙古族。他們服飾有很明顯的藏族風格,頭頂的紅纓帽也是西藏地區(qū)古時普遍流行的帽式之一。
因為生活環(huán)境比較艱苦,肅北蒙古族的婦女們把常用的東西做成一個小褡褳。上面掛著剔肉用的小雙刀,銅錢,針線包,頂針,還有生火用的火石。
如今,這些雖然變成了裝飾,但是這從頭到腳,都把這個民族的驕傲和歷史戴在身上。
云南蒙古族
他們是云南玉溪市通??h興蒙鄉(xiāng)卡卓部落。這可以說是“最不像”蒙古族的蒙古族了吧。13世紀時,蒙古可汗蒙哥發(fā)兵大理,卡卓人祖先即為當時蒙古軍隊征戰(zhàn)至云南時所留下的基層官兵。經過數百年的民族融合,形成了獨特的卡卓文化??ㄗ空Z,就是一種蒙語與白語、彝語的混合語言。
就像內蒙古的蒙古族多以花鳥繡制造型,他們的銀首飾都是以魚蝦為造型,服飾也多為短款。他們頭頂的帽子越高,說明在家族中的地位越高。
服飾中的小小細節(jié),往往隱藏著蒙古民族厚重的文化內涵,這場盛大的比賽,為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一場一場視覺盛宴,更是蒙古族源遠流長的文化魅力。
來源:騰格里新聞
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編輯:馬駿馳
校對:張艷利 苗旭
聲明: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內蒙古日報》官方微信
點贊!
本頁內容為企業(yè)、個人自主上傳或來源網絡,所有資料僅供用戶參考;我單位不對其版權負責、不保證亦不表示本網的資料全面及準確無誤,也不保證亦不表示這些資料為最新信息,如因任何原因,本網內容或者用戶因倚賴本網內容造成任何損失或損害,我單位將不會負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