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漢果收購
羅漢果收購價格區(qū)間:
暫無
種植羅漢果的成本高么?羅漢果每畝的產(chǎn)量有多少斤?

羅漢果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藥物,它的價值非常高,在止咳上面的功效是非常顯著的?,F(xiàn)在我國種植羅漢果的人也是越來越多了,不過在種植之前,關于它的畝產(chǎn)量和是否能賺錢,是大家都比較關心的一件事情,其實它的畝產(chǎn)量還是比較高的,種植好了之后,利潤也是很不錯的。
種5畝羅漢果能賺多少錢
一、成本:
1、首先我們先來看看一畝羅漢果的成本是多少錢。種植羅漢果,第一個要投資的就是它的苗木,一般一顆小樹苗,價格大概在4元錢的樣子,一畝羅漢果,一般要種植100株樹苗,所以需要投資的錢數(shù)就在400元。
2、在種植羅漢果的時候,還需要搭架,一般300元的樣子就可以了。加上農(nóng)藥成本,一畝差不多在650元左右,羅漢果還需要加工制成干果,這個錢差不多在700元的樣子。
3、那么一畝羅漢果的投資就在400+650+700+300=2050元,五畝地的成本就在10250元。
二、利潤:
1、目前市面上羅漢果的收購價格基本上在五毛錢左右一個,一畝地羅漢果的產(chǎn)量,差不多可以達到12500個左右的樣子,那么一畝地的收益大概是6250元,五畝地的收益就在31250元。
2、用收益減去成本,就是它的利潤了,利潤在21000元的樣子。不過其具體的錢數(shù),還是需要根據(jù)當?shù)氐膶嶋H情況來決定的。
羅漢果畝產(chǎn)量有多少斤
羅漢果的畝產(chǎn)量基本上在600斤左右。一畝地能產(chǎn)羅漢果基本上在10000個左右,一個單果的重量,基本上在30克的樣子,所以它的畝產(chǎn)量在600斤左右。不過這個具體的斤數(shù),可能在每個地方都有一些出入,所以大家還是應該以自己種植的為準。如果種植的好,可能它的畝產(chǎn)量會更高一些。如果當年因種植技術、天氣等原因的影響,可能也會導致它的畝產(chǎn)量下降,會更低一些。
羅漢果的畝產(chǎn)量會因種植技術的好壞而有所增加或者減少,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管理。五畝羅漢果的種植效益還是不錯的,基本上可以達到2萬多元的利潤。有些地方可能還會更高一些。
退伍不褪色!殘疾老兵種羅漢果帶貧困戶踏上脫貧路

何與開是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獨山縣麻尾鎮(zhèn)南門村人,布依族,今年55歲,是越戰(zhàn)退伍老兵。
在一次勞作中,何與開受傷,雙手截肢導致殘疾因病返貧。他歷經(jīng)磨難卻不等不靠,用無手雙臂帶領鄉(xiāng)親一起種植羅漢果,成為全村脫貧致富的帶路人。
麻尾鎮(zhèn)南門村地處貴州南大門,與廣西交界,氣候濕熱與廣西相似。全村1077戶人家,有273戶是貧困戶。2018年初,何與開與23戶貧困戶村民一起在大山里辛勤開墾,種植羅漢果共330畝,一畦畦羅漢果苗在陽光下迎風吐綠,郁郁蔥蔥。
何與開自幼家境貧困,14歲時父親離世。1984年入伍參加了對越反擊戰(zhàn),1988年退伍回家繼續(xù)務農(nóng)。之后十年間,他的三名同胞兄弟或因病或意外先后離世。1995年,他開始種植烤煙和石斛,風調雨順加上日夜辛苦,慢慢有了一些積蓄。可是在2001年,他在一次勞動中意外失去雙手,落下二級傷殘。禍不單行, 2012年,他和妻子同時患上了嚴重的腎結石,四處求醫(yī)不僅花光了家里多年的積蓄,還借了不少外債。
好在四年的軍旅生活鍛煉了他堅韌不拔的性格。盡管傷殘,但他不畏困苦,在妻子羅名英的幫助下,老何每日起早貪黑,終日辛苦勞作,希望用勤勞的汗水改變自己的命運。他說,一想到身邊犧牲的戰(zhàn)友,覺得活著就是幸福,沒啥困難是過不去的坎。
2014年,因病返貧的他被列為了低保貧困戶。2016年下半年,不甘貧困的何與開聽說廣西南丹縣種植羅漢果的效益不錯,便數(shù)次前往取經(jīng)。廣西的收購商答應他,給予他果苗種植技術指導和成果回購。于是他在2017年初借了一大筆錢一口氣種了10 畝。
何與開坦言,其實在下決心之前,他還是猶豫了很久,當時他的心里其實也沒底,擔心如果一旦失敗,這輩子恐怕就再也“爬”不起來了。還有人勸他,一下子試種這么多,而且全麻尾鎮(zhèn)無人有種植經(jīng)驗,風險太大。思前想后,他最終下決心一試。于是,他成了麻尾鎮(zhèn)第一個敢于“吃螃蟹”種植羅漢果的人。
栽好苗后,他天天帶著妻子,按照技術要求一步步地做著田間管理,打樁、搭棚、除草、施肥、澆水、授粉,日夜不停忙碌著??粗锛苌祥L出了綠油油的羅漢果,一個個長大又變黃,他懸著的心終于踏實下來。到了年底,等最后一筐羅漢果被買走,他發(fā)現(xiàn),這 10 畝羅漢果真的給他帶來了5萬元的純收入。
小小的羅漢果給他帶來了希望,更讓他對脫貧致富充滿了信心。2018 年初,他將羅漢果種植面積擴大到65畝,并帶動23 戶貧困戶村民一起種植,總面積達到330畝。
(本文圖片均由寧堅 攝)
來源:中國新聞圖片網(wǎng)
編輯:石小杰
農(nóng)民種植它,畝產(chǎn)25000元,收益可達十幾年

在農(nóng)村農(nóng)民的口中一直都流傳著這么一句話“民以食為主”,在我們的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就是吃。不知道圖片中一個個吊掛在藤樹上的東西大家是否認識它,是不是有些朋友以為這種東西就是羅漢果呢?其實它不是羅漢果,長的相似而已,它有一個又好聽又時尚的名字——百香果。百香果也逐漸的走進了農(nóng)民的生活中,成為了農(nóng)民手中的致富果。
有沒有朋友知道百香果是哪里的特產(chǎn)呢?沒錯百香果就是廣西的特產(chǎn),所以在廣西許多的農(nóng)民靠種植百香果能年十幾萬的,走向了發(fā)家致富的小康生活。其中種植百香果的還有農(nóng)民雷大哥夫婦,據(jù)雷大哥夫婦所說,他們放棄了種植好幾年的土豆,從10年開始改為種植百香果的,就是因為百香果的收益要比土豆高,而且銷售路也比土豆好,一斤百香果能賣到20-25元左右,收購價都有3-5元一斤,是土豆的好幾倍利潤了。
這不,轉眼間又到了百香果成熟的季節(jié)了,圖中就是雷大哥夫婦倆正在采摘百香果的現(xiàn)場,從雷大哥夫婦的臉上可以看出,他們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雷大哥夫婦說他們每年都在增加擴大種植百香果的面積,到目前共種植了10畝地左右的百香果,每畝產(chǎn)量在3000-5000斤左右,而且百香果的果樹壽命長達10年之久,且繁殖速度快一年可以掛果6次,畝產(chǎn)值25000元左右。
從農(nóng)民雷大哥夫婦那里我們還知道,雷大哥他們家的百香果都是一到成熟的季節(jié),收購商就會上門收購百香果,所以雷大哥說他從來都不用擔心百香果的售路不好。雷大哥夫婦共種植了10畝百香果,總產(chǎn)量達50000多斤,以收購價3-5元每斤,總收益達250000萬左右,種植一次百香果的收益比種植好幾年土豆的收益高。
本頁內(nèi)容為企業(yè)、個人自主上傳或來源網(wǎng)絡,所有資料僅供用戶參考;我單位不對其版權負責、不保證亦不表示本網(wǎng)的資料全面及準確無誤,也不保證亦不表示這些資料為最新信息,如因任何原因,本網(wǎng)內(nèi)容或者用戶因倚賴本網(wǎng)內(nèi)容造成任何損失或損害,我單位將不會負任何法律責任。